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筑梦九天再启新程——神舟二十一号发射任务现场直击

IP属地 中国·北京 我们的太空 时间:2025-11-01 14:10:02


天是太空与您相伴

2025年10月31日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戈壁的寒风包裹,问天阁前却灯火通明,人潮涌动。尽管寒意刺骨,但航天工作者们连日来坚守岗位,只为护航神舟二十一号的太空征程,全力确保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20时48分,身穿航天服的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指令长张陆率先 走出问天阁,航天员武飞、张洪章紧随其后。三人面带微笑,目光坚毅,向送行人群挥手致意。


航天员张陆,时隔2年4个月,他将带领两名新队友叩问苍穹。“生命可以老去,唯有荣耀绚烂天地。”张陆曾深情地说。如今,他肩负使命,带领“70后”“80后”“90后”三代航天人共同奔赴苍穹。

航天员武飞,不仅是我国执行任务最年轻的航天员,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中最年轻的航天员。他说,“这是时代赋予我的最大幸运,我会用百分百的努力去回报!”如今,他飞向太空,书写属于新一代航天人的青春篇章。

航天员张洪章,是我国第二位叩问苍穹的载荷专家。做国家需要的人,是他的誓言。面对新环境、诸多训练和考核的压力,他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此次,他将在太空完成诸多科研实验,助力中国在科技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您指示!”航天员张陆铿锵有力地报告。

“航天员武飞”“航天员张洪章”

“出发!”随着出征命令的下达,航天员张陆、武飞、张洪章一边走向开往载人航天发射场的专车,一边微笑着回首向送行的人群致意。

戈壁之夜,被热情点燃。载着航天员的车辆缓缓驶向发射区,沿途群众挥舞国旗,欢呼声、锣鼓声、马头琴声交织成暖流。有人高喊“祝你们凯旋!”“等你们回家!”,有人默默拭泪。

远处,长征二号F火箭巍然屹立,在夜幕中蓄势待发,显得格外巍峨壮丽。人群中有来自额济纳旗的牧民在交谈,一位牧民已是第三次观看发射,他举着望远镜说:“每次都不一样,但心跳同样加速。”

倒计时30分钟,塔架缓缓打开。“5、4、3、2、1——点火!”23时44分,伴随着零号指挥员洪亮而坚定的口令,火箭喷吐橘红色烈焰,轰鸣声震动大地。箭体缓缓上升,如被大地轻柔托举,尾焰在戈壁滩上绽开,似一朵赤金莲花。


现场欢呼声、喝彩声、掌声不绝于耳,不少观众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自发唱起《歌唱祖国》,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东风光学、USB、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东风飞行正常……”指控大厅内口令频传,气氛紧张而有序。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我宣布,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随着宣布成功的声音传来,所有人大声欢呼着。

太空之上,还有一场相逢。此时,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经做好了准备,期待着与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

3.5小时后,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两个乘组6位航天员也顺利会师,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第7次太空会师,也是继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之后,再次由3种类型航天员构成的乘组,涵盖了“70后”、“80后”、“90后”三个年龄段。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期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


出征、发射、对接、太空会师……每个瞬间都紧紧牵引着群众的心。这个夜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齐聚东风航天城,为中国航天的又一次胜利热切欢呼。“就像等待自己的孩子远行归来。”一位当地居民说。他身旁,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仍在紧张工作,将这一喜讯传向世界。

戈壁的夜空渐渐恢复宁静,而中国航天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从问天阁到发射塔,从地面到太空,一代代航天人用坚守与勇气,将梦想刻入星河。今夜,无数航天人的手共同托起神舟;明天,他们将在宇宙中写下新的中国故事。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芦恬莹

摄影 | 王泗江、喻李强、郭一博、张帆、郝裕彤、葛利鑫

编辑 | 张子豪、李思南

校对 | 杨靖华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