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我的“十五五”|产业生态雨林形成,千亿市场驱动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向“芯”聚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红星新闻 时间:2025-10-31 18:12:58

作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基础支撑,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成都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链长制”工作机制给予重点培育,按照“强设计、补制造、扩封测、延链条”的思路,聚力打造中国“芯”高地。


▲成都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收获颇多。”成都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军表示,细读“十五五”规划内容,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科技创新,“未来五年,集成电路产业将会进入一个自主创新蓬勃向上的发展阶段。”

将目光锁定成都,“未来五年,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将迈入高速发展阶段。其中包括中小型企业的并购整合发展,在政策加持行业飞速成长的当下,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成为主流。”在蒋军看来,多维度的政策支持体系不仅能为产业发展指明道路,还能引导资源高效配置,从而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向“全链提升”的转型。

“除了产能外,高端创新和产业生态构建也将成为集成电路产业未来的发展重点。”蒋军解释,大量的研发投入,将体现在高端芯片、关键零部件上的突破,“这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提高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同时,成都逐渐完善的产业生态则能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和共同发展。”

谈及成都集成电路产业生态,蒋军用“进阶”一词形容。“集成电路属于高投入慢回报的行业。很多年前,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可以说是‘缺胳膊少腿’,但现在我们已经从产业‘拼图’状态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他笑着说,随着各类重大项目、实验室落地成都,政策不断完善,“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雨林已经形成。”

下一个五年,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风口是什么?蒋军分析,从人才角度看,“电子科技大学的人才资源、省外人才的聚集是成都的优势之一。”

从产业细分领域看,“成都的人工智能、芯片等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且规模已形成产业生态集群。”蒋军认为,行业未来五年的风口,在本土集成电路研发特色与射频微波方向,“聚力研发设计端优势,发挥产业射频微波领域特色,走出一条自主创新路线。”

此外,从资本长效发展的角度看,蒋军坦言,半导体行业是一个不断投入大资金的过程,加大半导体研发投入是产业发展的长期策略。一方面好的股权投资能显著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为股权投资机构提供丰富的项目资源。

值得关注的是,数据显示,2025年1—8月,成都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营收704.4亿元,同比增长55.1%,增速排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第一,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收破1000亿元。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摄影 王勤

编辑潘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