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天风郭明錤:英伟达AI服务器电源规划路线图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华尔街见闻官方 时间:2025-10-30 14:13:09

英伟达正将其电源供应策略提升至全新战略高度,通过下一代Kyber平台,将技术护城河从芯片算力延伸至整个数据中心的电力架构,意图定义未来AI工厂的标准。

根据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的最新报告,英伟达的次世代AI服务器电源战略“Kyber”正双线推进,其量产目标设定在2026年底前,早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027年。这一动态表明,英伟达正加速验证其800 VDC(直流高压)架构与高密度机柜设计的可行性。

郭明錤指出,Kyber项目的参考设计范畴已显著扩展,不再局限于GPU与机柜层级,而是将整个数据中心的供电与基础设施纳入规划,包括800 VDC/HVDC配电和固态变压器(SST)的应用。此举意味着,自Kyber世代起,电源架构的重要性在英伟达内部已提升至与半导体同等的战略地位。


双线并进:Kyber项目提前与量产风险控制

根据郭明錤的产业调查,英伟达的AI服务器电源规划正双线并进。

Kyber项目计划于2026年底前实现量产,这一时间表比市场共识提前,有助于英伟达抢先完成对800 VDC架构及高密度机柜设计的量产验证。

VR200 NVL288(仅包含两个Canister),因其设计与量产难度相对较低,其成功量产的概率显著高于更复杂的型号。

郭明錤认为,若以2026年底前出货为目标,VR200 NVL288的可控风险将有利于英伟达更早地迈入800 VDC世代。

战略升级:参考设计从机柜延伸至数据中心

Kyber项目与现有Oberon机柜的关键差异,不仅在于其高密度刀锋式设计的不同外观,更在于其战略内涵的升级。

英伟达已将数据中心的电力传输网络(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PDN)纳入参考设计范围。

这意味着英伟达正试图建立一个从芯片、机柜到整个数据中心电力基础设施的完整生态标准。

郭明錤分析称,当竞争对手的焦点仍停留在芯片算力和软件时,英伟达通过定义“AI工厂”的底层架构,正在形成一道新的、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技术取舍:800VDC转换路径的效率与可行性之争

郭明錤表示,Kyber平台将采用800 VDC并配置专属电源机柜。

在核心的电力转换环节,英伟达面临一项关键的技术路径选择:如何将800 VDC高效、安全地降至12 V的负载点(Point-of-Load;POL)。

目前存在两种方案。其一是“单级直降”(single-stage conversion),该方案可实现最高转换效率,但对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与系统安全性提出了极高挑战。

其二是“两级转换”(Intermediate Bus Architecture;IBA),该方案虽然会牺牲部分效率,但技术更成熟,对实现大规模量产更为有利。

郭明錤预测,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英伟达需要在效率优势与量产可行性之间做出权衡。不过,从长期趋势看,具备最高效率的单级直降方案仍是最终的技术收敛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