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以“攻壳”破壁:比亚迪全球首发RACCO,用20年击穿日本市场防火墙|东京车展

IP属地 中国·北京 封面新闻 时间:2025-10-29 22:14:46

封面新闻记者 黄明君东京报道

东京有明国际展览中心,比亚迪展台光影交错中,一辆小巧科幻的K-Car静静伫立。这一幕,宛如《攻壳机动队》的经典场景在现实中重现——在这具名为RACCO的“义体”外壳内,装载着中国电动车企进军日本市场二十年的技术之魂。


《攻壳机动队》这部日本赛博朋克经典,描绘了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东京。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的肉体与机械义体可以自由替换,而唯一的区别,只剩下那个被称为“Ghost”的不可复制的灵魂。如今,比亚迪正在日本市场进行一场现实版的“攻壳”革命——将中国新能源技术的“灵魂”,注入到符合日本市场需求的“义体”之中。

10月29日,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正式开幕,比亚迪以“ONE BYD”为主题,全球首发了专为日本市场量身打造的纯电动K-Car车型BYD RACCO,并同步推出了品牌在日本的首款插电混动车型海狮06 DM-i。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表示:“今年是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20周年。从最初的电动巴士,到今天带来的超级混动DM-i车型和全球首次亮相的K-EV,我们始终在探索什么才是最适合日本市场的出行之魂。”

二十年潜行:从电子之魂到移动躯壳

1999年,比亚迪以电池业务首次登陆日本。2005年成立日本法人,开始系统性布局。2015年,比亚迪向京都交付首批纯电动巴士,完成了在中国车企的“灵魂”注入日本交通“躯壳”的关键一步。


刘学亮回忆,当时日本市场对初来乍到的中国电动巴士充满戒备。“就像电影中普通人对义体人的排斥,我们需要用事实证明自己的价值。”如今,比亚迪在日本电动大巴市场的占有率已接近70%,从东京上野公园到羽田机场,都能看到比亚迪电动巴士的身影。

“网络潜入”:破解日系车主场防火墙

2022年7月,比亚迪正式进军日本乘用车市场,这无异于一场对全球最封闭汽车市场的“网络潜入”。日本市场90%的份额被本土品牌占据,复杂的法规和消费偏好构成了坚固的“安全防火墙”。

去年的一项调研显示,高达六成的日本消费者没听说过比亚迪。为破解这一困境,比亚迪在2024年邀请日本国民级女星长泽雅美出任品牌代言人。这一策略如同精心编写的入侵代码,成功将品牌认知度从20%提升至40%。

灵魂移植:K-Car躯壳中的技术之魂

在进入日本市场二十周年之际,比亚迪做出了最大胆的尝试——将中国电动车技术之魂,注入到日本最具标志性的K-Car躯壳中。


K-Car作为日本汽车文化的灵魂载体,占据日本汽车总销量40%。比亚迪RACCO完全遵循K-Car标准,采用日本消费者熟悉的“方盒子”造型,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滑动后门设计适应日本狭窄空间,180公里的WLTC续航满足都市通勤。

攻壳矩阵:构建未来出行生态

本次东京车展,比亚迪展示了其完整的“攻壳矩阵”——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纯电到混动。商用车领域,全球首发的纯电卡车T35和小型纯电动巴士J6 living car概念车,展现了比亚迪对未来城市的全面构想。

目前,比亚迪在日本已建立66家销售据点,计划到2025年开设100家门店。这些实体网络如同遍布城市的接入点,确保比亚迪的技术之魂能够无缝融入日本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攻壳机动队》中,草薙素子在不断更换义体的过程中始终追问:“我的灵魂在哪里?”比亚迪在日本的二十年,同样是一场对技术之魂与市场载体融合的深度探索。

当BYD RACCO驶入东京狭窄的街巷,当比亚迪电动巴士穿梭于日本各地,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中国车企与日本市场的对抗,而是一场技术与需求、创新与传统、灵魂与外壳的深度融合。这或许正是《攻壳机动队》留给商业世界的最深刻启示: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点上,真正的突破永远来自于灵魂与外壳的完美统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