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将于 11 月 10 日至 21 日在巴西举行。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昨日发布了一份共 17 页的备忘录,呼吁全球气候行动从单纯聚焦减排与控温,转向以减少人类苦难、消除贫困和防治疾病为核心目标。
盖茨表示,即使全球采取温和的行动来遏制气候变化,但到 2100 年地球的平均气温仍可能比 1850 年高出 2°C 至 3°C。他认为,尽管气候变化是严峻挑战,但“不会导致文明终结”,创新科技将帮助人类应对其影响。

▲ 图源:The Gates Notes,下同
盖茨:应“战略性转向”以人类福祉为核心
盖茨在备忘录及随后的记者圆桌会上表示,过度强调“末日论”使气候领域投入过多资源于短期减排目标,忽视了改善民生的关键。“如果要在消灭疟疾和减少全球升温 0.1 摄氏度之间选择,我会让温度上升 0.1 度来换取消灭疟疾。”他指出,当前的重点应是防止最贫困地区人群的苦难。

他强调,气候、贫困与疾病是相互交织的问题,应依据其对人类福祉造成的实际影响分配资源。盖茨基金会长期致力于全球卫生与发展工作,包括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而他在 2015 年创立的“突破能源”(Breakthrough Energy)则聚焦推动清洁能源创新。
聚焦创新与资源效益
盖茨呼吁各国领导人重新审视有限的气候资金是否用在“最有效的地方”。
“我们需要严格衡量每一项气候投资的成效。”盖茨写道。他指出,如果一个项目花费数百万美元仅能减少一万吨排放,“那就不值得资助”。他同时批评富裕国家削减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指出这将削弱应对气候冲击的公共卫生能力。

盖茨认为,创新速度正在超出预期 —— 廉价的太阳能与风能已逐步替代煤炭和石油发电,人工智能也正在加速清洁能源技术的进步。他乐观地认为,通过进一步创新,“清洁方案与污染方案之间的成本差距终将归零”。
科学界反应不一
多位气候科学家对盖茨的观点反应分化。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与气候学者克里斯蒂・埃比表示,赞同关注人类健康与福祉,但质疑盖茨假设技术进步足以独立解决问题;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则称该备忘录“模糊且无助”,并指出“减贫与气候转型并非对立”。
斯坦福大学气候科学家克里斯・菲尔德认为,关于气候危机表述是否过于悲观,确实值得讨论,但“应同时投资短期与长期目标”。普林斯顿大学学者迈克尔・奥本海默则提醒,气候政策也应顾及自然生态,“人类无法也不应活在技术泡沫中”。
排放仍在上升
十年前通过的《巴黎协定》设定将全球升温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上方 1.5 摄氏度以内,但科学家预计,人类排放将在 2028 年前推动气温突破该门槛。盖茨在其 2021 年著作中曾提出“避免气候灾难”的减排路线图,如今他认为创新是唯一出路。
他总结道:“每减少 0.1 度升温都意义重大,但真正稳定的气候必须以改善人们生活为目的。”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