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科学家造出“人眼级”电子纸 每像素对应一个视网膜细胞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阳 CNMO科技 时间:2025-10-29 10:06:25

CNMO从外媒获悉,瑞典科学家近日在显示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分辨率达到人眼视觉极限的电子纸技术。这项由乌普萨拉大学和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新型显示材料,像素密度超过每英寸25000像素,几乎与人类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密度相当。

这项被称为视网膜电子纸的创新技术采用了与传统OLED截然不同的工作原理。研究团队负责人Andreas Dahlin教授解释道:人类无法感知比这更清晰的锐度。该技术基于直径仅560纳米的氧化钨(WO3)微盘阵列,通过电控方式改变光学特性,在明暗状态间切换。这些被称为元像素的纳米结构通过精确控制光散射来反射色彩,利用加色混合原理形成彩色图像。仅需4-5个此类结构即可生成小于可见光波长的红、绿或蓝色点。

该显示技术具有多项突出优势:反射率高达80%,切换时功耗仅为0.5-1.7 mW/cm2,静态图像可维持数分钟而不耗电。在演示测试中,该材料不仅能显示静态图像,还能以超过25帧/秒的速度播放动态视频。研究人员还成功制作了蝴蝶的微型3D图像和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名作《吻》的彩色微缩图像,后者尺寸小于米粒却包含超过400万个像素点。

虽然目前色彩表现仍较OLED略显暗淡,且只能应用于微小面积,但这项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研究为未来超轻量级VR/AR设备指明了发展方向。这种无需自带光源、利用环境光的显示技术,有望彻底改变近眼显示设备的形态和体验。

标签: 技术 细胞 视网膜 像素 利用 原理 电子 科学家 人眼 特性 图像 后者 色彩 自带 视频 动态 加色混合 环境光 负责人 密度 优势 氧化钨 形态 微盘 体验 方式 光学 人类 尺寸 彩色图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