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这片致命的辐射之地,再一次因“变异动物”引起人们的注意。
“切尔诺贝利狗狗”项目最近发布视频,称工作人员在日常巡视中遇到有不少变成蓝色的狗,目前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视频中能看到,蓝狗的身体像是被染色一般,看起来有些诡异。

联想到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问题,蓝狗的出现,引发了不少关于“动物变异”的猜想...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
悲剧发生后,切尔诺贝利及其周边地区的居民被疏散。从那时起,发生核泄漏的核心区域就成了禁区。

如今,切尔诺贝利的剩余辐射水平在地区范围内各不相同。有的地区辐射水平已经低于自然辐射,甚至可以允许游客前往参观,有的地区辐射水平依然高出正常值上千倍。
而人类的长期缺席,使得野生动物能够在禁区内自由繁衍。灾难后被遗弃的宠物们,也因此被迫开启了野外生活。

它们失去了主人,却凭借着生存本能,在严酷的冬天、有限的食物和挥之不去的辐射中顽强生存下来,并在这片满目疮痍、充满辐射的放射性土地上形成了稳定的群体。
或许它们的“祖先”曾是某个家庭的宠物犬,但通过几代繁殖,它们不再是“纯种狗”,反而融入了多达25个不同犬种的特征,逐渐变得更加野性,也有了更强的适应性。

为了管理禁区内的狗子,“切尔诺贝利狗狗”项目于2017年启动,项目每年为居住在切尔诺贝利禁区内的约700只狗提供食物和医疗服务。
除了接种疫苗,项目还会为狗子进行绝育手术。
官方称此举旨在降低狂犬病传染给工作人员和游客的风险,减少犬只数量,并最大程度减轻犬只遭受的痛苦。

按照运营人员的说法,在一个多星期前,还没有看到过蓝色狗子。这次亲眼看到蓝狗,在禁区范围内属于首次。
暂时没有任何证据能充分推导出狗子是怎么变色的。很多人相信,狗子是接触了某种化学物质,毛皮表面染上了颜色。

但,考虑到研究人员已经监测这片土地上的狗群很久,如果是最简单的染色,不应该隔了这么久才第一次发现...
要说狗子变异出了蓝色毛发的新性状,也不太现实。毕竟如果是变异,应该会首先在幼崽身上观察到。
好在,狗子变蓝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它本身的行为,暂时也没看到有啥颜色之外的肉眼可见的影响。

(2021年俄罗斯有过狗子集体变蓝事件,当时是因为接触了玻璃厂的化学物质)
至于“一夜变蓝”的具体原因,还得等工作人员慢慢研究了。
不过,切尔诺贝利的狗子的确发生过变异,这事儿已经被不少研究分析过。
核泄漏事件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生活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内或附近的动物,想了解辐射水平的增加,如何影响它们的健康、生长和进化。

近两年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问世。比如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通常呈绿色的东部树蛙(Hyla orientalis)在切尔诺贝利会变成黑色。

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树蛙体内决定皮肤颜色的黑色素发生了有益的突变,这有助于抵消、中和周围的部分辐射。
具体到狗子身上,2023年3月,《犬类医学与遗传学》杂志上发表过一项研究,称那些生活在禁区的狗,和附近相隔十几公里的其他狗群相比,基因已经出现了差异。

研究人员在狗子基因组中发现了近400个“异常位点”,表现出与基因组其余部分极为不同的特征。他们指出,这些基因变化,可能与接触核电站环境污染有关。
2024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狗已经发生了变异。这些突变很可能与DNA修复、细胞周期信号传导、辐射响应、钙离子结合以及免疫功能等相关,使其在这个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重新形成了族群。

据推测,它们还拥有了一种新的“超能力”——对辐射、重金属和污染免疫。
换句话说,狗的污染环境导致它们发生基因突变,并代代相传,最终使它们适应恶劣的环境。

至于它们为啥在核辐射中也能坚强地繁衍了这么多年,猜测是,那些对辐射异常不耐受的个体,可能早就死在了第一波冲击里。
能够在当年的灾难中活下来的狗子,或许和死去的同类相比,对辐射的抗性本身就要高上一点点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繁衍,现在的狗子自然会有更好的抗性。

虽然在很多科幻、恐怖作品里,被辐射后的生物会“变异”成可怖的怪物对人类实施攻击,但真正的变异,其实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一代代进行的一步步小小的改变。
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就算经过了变异,切尔诺贝利的狗子们也不会一夜之间变成怪物。

如今,它们会频繁和人类工作者接触。有的组织还推出了领养计划,给其中一些狗提供了脱离禁区、开始新生活的机会。

“蓝色狗子”只是让人们重新关注到它们的一个契机,等风头过去,工作人员和狗子们,都还是要继续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吧...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