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0亿商业参考
小新已经很久没见过,想在大A上市的公司,掏出90%以上的毛利率了,这不,企查查它来了。
最近,企查查正式递交招股书,计划登陆沪市主板。账上躺着17亿现金,去年净赚3.17亿,毛利率高得让人眼红。这哪是来融资的?这分明是来秀肌肉的。
企查查也说,此次IPO目的有几个:
打响品牌知名度上市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
做中国数字经济的展示窗口提升国际话语权,给同行打个样;
借力资本市场推进并购整合不只在国内卷,还要出海找机会。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企查查的诞生,完全是个找老板引发的意外。2014年,企查查创始人陈德强最初只是想做个体育场馆租赁项目,为了解决怎么找到场馆真老板这个头疼问题,团队开发了一个能查工商信息的公众号小工具。
结果,这个无心插柳的小工具火了用户从200人蹭蹭涨到7万。陈德强敏锐地意识到:企业信息查询,原来是个隐藏的刚需!于是,他们果断转型,一头扎进商业查询这片蓝海。如今,企查查累计注册用户超1.5亿,月活8000万,成了名副其实的行业独角兽。
你可能会问:这些企业信息不都是公开的吗?凭什么企查查能赚这么多钱?
底层数据确实是公开的,但企查查通过清洗、整合、分析,把零散杂乱的信息变成了用户友好的产品。花388元买个年费VIP,就能查企业司法风险、股权结构等深度信息,截至目前,企查查累计付费用户已超百万。这门生意,本质上是在为信息不对称提供对称的解决方案。
不过,企查查面临的竞争也不小。目前商业查询市场是三查一保的格局:天眼查稳居第一,企查查紧随其后,爱企查靠百度流量稳居第三,启信宝则依托合合信息的生态在专业领域深耕。
这几个工具小新都用过,用下来谁家都差不多,差不多的接口、类似的内容。用户要的其实就是信息透明,谁家便宜谁家方便,谁家就能捞个好。这也意味着,即便投入大量研发,也未必能带来质变。
更现实的问题是:政策依赖太重。平台能查数据,根本上是依托于政府推动的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如果未来政策收紧,加强信息保护或限制第三方抓取,三查一保们的这碗饭还能吃多久?
目前,全国企业征信备案机构仅154家,行业已从蓝海转向红海。未来,企查查能否在数据合规与出海战略中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将决定它究竟是成为数据茅台,还是仅仅昙花一现。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