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七成募资用于研发 赛力斯冲刺港股

IP属地 中国·北京 北京商报 时间:2025-10-28 02:06:53

赛力斯冲刺首家“A+H”上市豪华新能源车企目标进入倒计时。10月27日,赛力斯开启港股招股。根据招股书,赛力斯计划在本次IPO中基础发行规模1.002亿股H股,预计募资净额129.249亿港元。在募资款项中,约70%将用于研发投入,约20%将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等。“大手笔”研发投入的背后,是赛力斯在盈利后迎来的新阶段挑战。随着华为不断扩容的朋友圈,曾独享华为“光环”的赛力斯开始面临“同质化”竞争,同时汽车市场技术迭代、平台升级不断提速,如何更好地在盈利之后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技术研发成为关键。

赛力斯公告显示,招股期持续至10月31日,并计划于11月5日正式以“9927”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后将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据悉,赛力斯计划在本次IPO中基础发行规模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H股,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H股(以上可予重新分配、视乎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此外,按最高发售价每股131.5港元计算,假设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预计赛力斯募资净额129.249亿港元。

据招股书披露,赛力斯本次发行吸引22家基石投资者,其中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中邮理财、星宇香港等。赛力斯相关人士表示,募资计划将用于公司的研发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赛力斯前身为小康股份,成立于1986年,2016年成功登陆上交所。去年底,资本市场便已传出赛力斯将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当时有消息称,赛力斯考虑在中国香港二次上市,筹集超10亿美元资金。今年3月,赛力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今年3月30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4月28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国际。今年10月初,赛力斯通过港交所聆讯。

作为目前鸿蒙智行五“界”中的标杆,问界让各车企看到华为背书的实力,也让合作方之一的赛力斯“躺赚”。财报显示,2024年赛力斯营收同比增长30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近五年来,赛力斯的净利润更首次扭亏为盈。赛力斯的扭亏离不开华为的加持。据了解,自2021年与华为跨界合作推出问界以来,已形成包括问界M9、问界M8、问界M7和问界M5四款车型的产品矩阵。其中,问界M7成为30万元区间畅销车型。数据显示,2024年问界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68%。

不过,赛力斯与华为的深度绑定也面临高度依赖性风险。数据显示,2022—2024年,问界品牌汽车的销售收入分别占赛力斯总收入的60.3%、67.9%、90.9%。赛力斯在招股书中提到,若问界品牌汽车需求下降、问界品牌的市场表现恶化或出现负面舆情,均可能对赛力斯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同时,赛力斯方面在招股书的风险提示中明确:“我们与华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业务关系,并受益于华为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若与该等合作伙伴的合作出现中断或终止,可能会对我们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随着华为“朋友圈”持续扩大,打出“华为智驾”先手棋迅速出圈的问界,也面临更多市场不确定性。一方面,目前国内汽车智能化竞争激烈;另一方面,除问界外,鸿蒙智行相继“孵化”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品牌,“朋友圈”的扩大让问界不再独享“华为智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华为不仅在不断扩围鸿蒙智行,更与传统大厂加紧在智驾领域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问界拥有的独特优势正在减弱,并与更多在华为生态中的品牌开始产生竞争关系。

事实上,提升研发实力也是此次赛力斯募集资金用途的关键领域。根据招股书显示,所得款项的70%将用于研发投入。其中,40%用于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包括魔方技术平台升级,提升平台架构能力与性能等;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技术提升,未来两年加大AI技术投入,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与可靠性;关键动力系统技术研发,赛力斯新动力总成将于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上半年装配至新车型;并探索人工智能对汽车产业的全方位赋能。

针对研发投入、差异化竞争力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赛力斯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刘晓梦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