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传统工艺?成都大学这场学术活动深入求解

IP属地 中国·北京 封面新闻 时间:2025-10-25 20:08:37

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萱

10月25日,由成都大学主办的“智匠融合:AIGC时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再生学术研讨会暨东盟十国传统手工艺作品展”于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开幕。活动以“传承经典、创新未来”为核心,构建“学术研讨+跨国展览+非遗展演”的立体文化交流平台。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成都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学校在传统手工艺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积累,强调了高校服务文化传承与地方发展的重要作用。现场还举行了校企合作授牌仪式,旨在推动产学研协同,为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发展搭建桥梁。

当天上午的主旨研讨环节,德国斯图加特造型艺术学院院长伊娃·玛丽·森等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围绕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AIGC技术与工艺融合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共探科技赋能传统工艺的新路径。



活动现场

同期开展的“东盟十国传统手工艺作品展”在成都东盟美术馆举行,展期持续至2025年11月30日。展览集中呈现东盟十国特色手工艺精品,以实物展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各国工艺魅力。

10月25日下午,学校开展了系列主题讲座与非遗活态展演。讲座将聚焦AI技术与非遗融合、传统工艺当代转化等议题。活态展演通过现场技艺展示与互动体验,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参与感。


活动现场,专家进行学术讲座。

“在培养人才方面,学校主动适应新技术的人才团队,建立3个省级及以上平台,开办AIGC人才培养高研班,赋能设计;举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AIGC应用培训,激发传统工艺创新设计、活态传承新动能;与头部企业合作开发AI艺术设计专有模型,助力产业升级;引导学生把AI应用到专业实践和艺术创作中,培养学生触达现代科技的能力。”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邱果说。

“本次活动是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与科技赋能文化创新的重要实践。通过多维联动,不仅为传统工艺注入时代活力,也搭建起国内外交流合作的高水平平台,为文化强国与乡村振兴贡献 ‘ 成都力量’。”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