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王自如欠债何以达到一个小目标?雷鸟能否成为他的应许之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丽 华尔街科技眼 时间:2025-10-25 10:55:33
王自如欠债何以达到一个小目标?雷鸟能否成为他的应许之地?

华尔街科技眼 侯煜

昔日科技评测圈的顶流创始人、曾身居格力电器高管之位的王自如,近日因乘坐绿皮火车出差的画面冲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从行业焦点人物到需在绿皮车中辗转的职场人,这种身份与境遇的剧烈转折,瞬间点燃公众讨论热情。

有意思的是,王自如新入职的雷鸟创新,其新品发布会恰好定档10月23日。王自如坐绿皮火车的新闻恰在10月22日集中曝光并迅速登顶热搜。这种时间上的高度巧合,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雷鸟借势营销、有意制造话题热度的意图,而这场热搜也确实为即将发布的新品带来海量曝光,这种黑红也是红的热度,正是当前急需大众层面品牌破圈的雷鸟最需要的助力。

王自如显然已正式进入雷鸟人角色,而雷鸟也因为王自如的热搜成功进入公众视野。

从创业巅峰跌落至债务缠身,再到如今加盟雷鸟寻求转机,他的职业轨迹始终伴随着争议与话题,而此次与雷鸟的绑定,更像是一场流量红人与技术黑马的双向博弈。外界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背负起近亿元债务沦为失信被执行人?雷鸟又为何选择这位争议人物?这场合作能否成为他的应许之地?

答案,藏在他从创业巅峰跌落、再寻救赎却深陷争议的完整轨迹里。

从创业巅峰到平台陨落:ZEALER的崛起与式微

2012年,王自如创办科技评测机构ZEALER,凭借拆解极致、数据严谨、观点客观的核心特质,迅速在数码圈撕开缺口。彼时国内科技评测领域尚处蓝海,ZEALER以专业的拆机评测、深度的产品解析,快速积累起大批核心用户,不仅成为数码爱好者的购机圣经,更被华为、三星等主流厂商视作行业意见标杆,商业合作接踵而至,估值一度飙升至数亿元,堪称国内科技评测领域的初代独角兽。

出生于1988年的他,凭借ZEALER的影响力快速跻身行业核心圈层,彼时的受认可程度可见一斑2017年三星电子电视业务部门召开的发布会上,他与中国视像协会、家电协会秘书长等行业头部大咖一同成为受邀嘉宾,能与资深行业专家同台,足见企业与行业对这位年轻创业者的高度认可。

彼时的他,是无数年轻创业者的偶像,更是资本眼中的潜力股,事业前景看似一片坦途。

但高光之下,危机早已暗藏。一方面,科技评测平台本身存在明显的发展天花板: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品牌广告,内容独立性与商业利益天然存在冲突;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短视频兴起分流用户注意力,ZEALER的专业拆机模式逐渐失去新鲜感。

真正让局面急转直下的,是2014年与罗永浩的公开辩论因ZEALER对锤子手机的评测引发争议,罗永浩直接提出公开对质,在全网直播的辩论中,面对罗永浩对收厂商赞助数据不严谨的连环追问,王自如始终未能给出有力回应,甚至一度陷入语塞。这场辩论彻底击碎了ZEALER客观中立的核心口碑,公众信任度断崖式下滑,用户流失、厂商合作收缩,ZEALER的内容影响力与商业价值同步萎缩,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事实上,王自如的处境在广深企业圈并不罕见不少年轻从业者凭借外形优势与高情商,成为高管身边的核心助手,恰如《流金岁月》里的朱锁锁,一度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他们往往不排斥与老板的紧密关联,甚至默认这种光环依附,因为这能快速为自己在公司内部立威,降低工作推进阻力。

但王自如的争议,远不止于依附关系,他在公开场合对董明珠直白到近乎谄媚的讨好,彻底点燃了舆论场的反感。一句哪怕什么都不干,看董总工作都幸福,不仅让他被贴上面首吃软饭的标签,更催生了质疑王自如、理解王自如、成为王自如的网络玩梗。

这句玩梗的流行,恰恰折射出公众对这种无底线讨好上级职场生态的讽刺与无奈,即便他在渠道改革中展现过阶段性动作,公众焦点也始终绕不开这份过度依附带来的争议。

雪上加霜的是,2024年初,王自如因ZEALER对赌失败引发的债务问题曝光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他累计被强制执行超3600万元,叠加利息滚存后,总负债逼近1亿元,正式登上老赖名录。

这一消息彻底击碎了他在格力的救赎幻想:格力迅速与其切割,同年8月他便离职离场,不仅职业声誉跌至谷底,经济状况也陷入绝境。至此,从创业巅峰到债务缠身,王自如的人生完成了一场彻底的闭环式坠落。(详情见:王自如,格力把命给了你!)

TCL旗下雷鸟双品牌:赛道分野下的不同命运

王自如加入雷鸟创新被视为一场全新的救赎。需明确的是,王自如入职的雷鸟创新(RayNeo) 与TCL旗下另一子品牌雷鸟娱乐(FFALCON) 虽同属雷鸟阵营,却分属不同赛道,定位与发展路径差异显著。

雷鸟娱乐(FFALCON)成立于2017年,是TCL为应对互联网电视浪潮推出的子品牌,核心聚焦智能电视与智屏的研发、销售及内容运营。其定位清晰指向年轻消费群体,以线上渠道为核心,早期主打高性价比路线,曾提出简单娱乐,简单热爱的品牌理念,通过与腾讯、优酷等平台合作搭建内容生态。

作为TCL双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雷鸟娱乐承担着在互联网电视市场抢占份额的任务,依托TCL的供应链与技术积淀,已实现从千元级到万元级高端市场的价格覆盖,但多年来始终未能突破性价比标签束缚,市场声量与销量均落后于小米等头部互联网品牌。

雷鸟创新(RayNeo)则是TCL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布局核心,前身为TCL通讯创新实验室,2021年正式独立孵化,专注于增强现实(AR)设备与空间计算技术的研发。

作为TCL冲击下一代智能硬件的先锋,其依托华星光电的显示技术优势与集团供应链资源,快速跻身行业头部2025年第二季度以39%的全球市场份额登顶AR眼镜销量第一,连续三年半蝉联中国市场冠军,旗下产品已实现全彩光波导等核心技术突破。与雷鸟娱乐的市场补充角色不同,雷鸟创新被视作TCL抢占未来科技赛道的关键力量,目前已完成多轮亿元级融资,在AR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

双向博弈:雷鸟创新的流量焦虑与王自如的价值突围

2025年10月20日,雷鸟创新(RayNeo)官宣王自如入职,这场合作看似互相救赎,实则是一场从流量到价值的深层博弈,更暗藏着格力式价值耗尽即离场的现实警示。

从硬实力来看,雷鸟创新本无需借力争议人物:股权结构上,据企查查数据显示,TCL创始人李东生以22.9966%持股成为第一大股东,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持股7.6604%,叠加挚诚拓远、原力惠合等机构股东,公司注册资本达1.17亿元,2024年内完成三轮亿元级融资,资本根基深厚;市场表现上,作为AR眼镜领域的头部玩家,2025年第二季度以39%的全球市场份额登顶AR眼镜销量第一,连续三年半蝉联中国市场冠军,技术与行业地位均已稳居前列。

但尴尬的是,即便背靠TCL集团与李东生的资源加持,雷鸟创新始终难以突破行业知名、大众陌生的困局未能借助主品牌的影响力实现大众层面的品牌破圈,普通消费者对雷鸟AR的认知度极低,与它的行业头部地位严重不符。对于正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普及的雷鸟而言,破圈已是迫在眉睫的需求,而王自如这位黑红体质的争议人物,恰是低成本撬动大众关注的流量捷径,此前绿皮车热搜与新品发布会的时间联动,已印证了这种流量逻辑的有效性。

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王自如面临的最大困境,并非不是缺乏机会,而是旧标签的反噬与价值证明的紧迫性。一方面,依附董明珠吃软饭的标签已深度固化,公众对他的认知仍停留在争议人物层面,即便在雷鸟做出成绩,也可能被解读为借流量换机会,难以真正获得认可;另一方面,雷鸟的接纳本质是价值交换,格力价值不匹配即离场的先例就在眼前,若不能快速将流量转化为实际价值,一旦红利褪去,随时可能被踢出局,洗白无望且陷入更糟境地。

对雷鸟而言,王自如同样是把双刃剑。流量能为新品引流,但负面标签可能引发消费者对品牌价值观的质疑;如何借势热度又守住底线,引导公众关注其专业价值,成为雷鸟必须破解的难题。

褪去光环:回归真实价值,才是破局关键

当下市场语境中,光环与标签常模糊个体的真实价值,王自如的经历恰是典型缩影从科技评测圈的风云创始人,到依附企业的争议高管,外界的关注多聚焦于他的争议与关联,却鲜少深究他的能力底色。如今入职雷鸟,于他而言最核心的命题,或许是彻底卸下伪装:不再依附外形优势博取关注,不再靠职场恭维拉近关系,更无需借助暧昧传闻为自己立威,真正以从业者的纯粹姿态,回归能力本身。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