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美国科学院院士克利夫兰:攻克渐冻症,需要的只是时间 | 顶科专访

IP属地 中国·北京 文汇报 时间:2025-10-25 08:08:53


“几个月前我刚见过蔡磊,他这样的斗士激励了我。”昨天(10月24日),著名神经生物学家与肿瘤学家、2018年科学突破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唐·克利夫兰,在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现场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不久前,国内渐冻症(ALS)“斗士”蔡磊宣布过去20个月对外科研资助超过5000万元,这背后是上百个科研合作项目。去年8月,蔡磊科研团队正式聘请克利夫兰担任科研顾问,希望借助国际合作推动ALS研究取得突破。

作为全球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泰斗,克利夫兰说,尽管身体功能持续衰退,蔡磊仍以惊人的毅力带领团队坚持科研、拓展合作。“在绝症面前依旧保持勇敢、乐观与热情,这非常鼓舞人心,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2%的突破为剩余98%带来希望

在蔡磊等人的推动下,渐冻症这一罕见病逐渐被中国公众所熟知。据统计,近200年来,全球已有超千万人因此而离世,治愈率至今为零。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仅能存活2至5年。作为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渐冻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也导致对症药物研发步履维艰。

由克利夫兰团队参与研发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ASO)“Tofersen(托夫生注射液)”是全球首个且唯一“对因治疗”的渐冻症药物,可从源头上减轻运动神经元损伤。“我们知道受损基因会产生有毒蛋白,我们据此设计了一种策略来‘关闭’该基因,阻止其合成有害蛋白。”克利夫兰解释。

2023年4月,托夫生注射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批准上市,次年9月在中国获批。遗憾的是,该药仅适用于经基因检测确诊为SOD1突变的ALS患者,仅占全球ALS患者人群的2%。

“攻克ALS的最大挑战,在于弄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克利夫兰表示,目前全球有多个团队在尝试不同思路。但对剩下那些98%病因不明的患者,要找到真正有效的疗法,大概还需要十年时间。“虽然目前的成果只属于2%的人,但希望属于剩下的98%。”他透露,现在已经有极具前景的靶点正在进行测试,“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

全球协力从治愈一个人到十万人

在与蔡磊团队的合作中,克利夫兰对中国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印象深刻。“他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托夫生的创新思路,也许能让药物比我们最早开发的版本更出色。”

不久前,克利夫兰赴布达佩斯参加寡核苷酸治疗学会年会。这场汇聚了近千名“聪明大脑”的学术盛会让他倍感振奋。“所有人都在协力改进这类药物。我相信,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优秀科研团队一定会做得更好。”

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主要神经退行性疾病,克利夫兰团队正与多家药企合作开展临床试验。他说:“寻找真正有效的疗法需要时间——必须反复试验、验证和改进。从治愈一个人到十个人,再到一万人,最终也许能治愈十万人。这是我毕生的目标。”

克利夫兰还提到,自己与中国科学界的交流持续多年。“我与几位中国科学家有长期交流合作,其中一位曾在加州大学与我共事20年,如今已在西湖大学任职,我们仍保持着密切联系。”

此次来沪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克利夫兰很开心也很期待。在他看来,科学的本质在于合作:“全球顶尖科学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未解之谜,这本身就是推动科学前进的最佳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