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胡金华 上海摄影报道
2022年,全球区块链技术迈入WEB3.0时代,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两地走出了各自的赛道,而WEB3.0对于建立更完善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也越来越明显。
10月23日,以“WEB3.无界”为主题的万向区块链全球峰会在上海举行,在全球资产代币化(WEB3.0)浪潮之下,中国香港正在冲刺全球虚拟资产交易中心,近年来从政策监管到先行先试,香港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都在全球独树一帜;新加坡同样作为区域金融创新中心,聚集了全球最具活力的科创机构和人才,新加坡政府对于区块链技术创新和投资也抱着积极的态度;此外,上海也在加紧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前几天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了新的BLOOM计划,把新加坡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所需的基础设施完全建立起来,其中金融机构所得的经验转化成可推向市场的商业解决方案,现在是一个应用时期的爆发期;香港在空白的基础上快速搭建了一套全新的监管框架,而且是符合中国内地风控标准,将来香港肯定是非常繁荣的全球虚拟资产交易和融资中心,新加坡背靠BLOOM项目做底层的支付和结算基础设施;上海是内地金融中心,也在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我相信中国国内尤其是上海也在做Web.30支付和结算的基础设施。”新加坡社科大学教授李国权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新加坡、香港发展之路
区块链技术从最初1.0场景比特币交易到2.0时代搭建信任基础场景,再到迈向3.0时代万物皆可上链形成代币化资产,已经势不可挡。
“所谓的WEB3.0,通俗地讲就是任何资产有形的无形的都可以上链代币化,在海外,大家最为熟悉的是金融资产代币化,还有商品代币化等等。而建立可信任的交易机制,就需要搭建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香港、新加坡以及全球其他地区,Solana作为规模化的区块链网络,性能已接近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水平。生态层面,Solana生态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增长,成功吸引了7500名新开发者加入,应用数量突破2100个,在开发者增长率和应用收入等关键指标上均位居行业前列。”谈到WEB3.0场景,本届区块链全球峰会参会机构之一的Solana Foundation总裁Lily Liu在主旨演讲中表示。
在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看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问世之后从0到1创造出了比特币、以太坊这类数字原生东西,这些数字原生东西运行到今天已经15年,可以将其视作一场巨大的社会工程实验,这场实验证明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数字钱包、智能合约都是有价值的。
“现在传统金融开始慢慢接受这样一场实验所带来的成果,把整个金融市场体系搬到链上,搬到一个新的金融基础设施上来,使得交易环节更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我们知道J.P.Morgan拥有自己的JP Coin,已经在全球建立了8个核心节点。假设你在J.P.Morgan体系内进行跨境汇款,比如从纽约汇款到香港,通过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经由SWIFT及代理行、受理行,最终的到账时间可能是一天以上;如果从非洲汇款甚至超过一周,还需要支付3%的费用。而在纽约的J.P.Morgan发起一笔汇款汇到香港J.P.Morgan的账户,只需要2分钟,因为发起汇款时就变成了代币,等钱到了香港再转换为美元法币,这就是新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也是WEB3.0时代最显著的金融场景。”肖风表示。
据了解,以J.P.Morgan为代表的全球金融巨头推出存款代币化,无论是中国香港、新加坡,还是欧美的大型金融巨头都在走WEB3之路,2024年,汇丰银行在香港推出了存款代币化的试点,香港金管局还专门设立了银行存款代币化的监管沙箱;此外,BlackRock、Fidelity、Franklin Templeton等机构已陆续将旗下不同类型的基金,诸如货币市场基金、美元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进行代币化。
“当资产端代币化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一个基于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链上金融市场体系就基本完成了。在未来3—5年,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一个链上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并实现闭环,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取代原有的传统金融基础设施。”肖风指出。
李国权表示,新加坡和很多国家一样,实现了多种形式的结算资产,一致性地降低了跨境的合规成本,用人工智能减轻所有工作的负担,更有利于进行转账来优化成本,解决所有中小微企业全球普惠金融的问题。
“新加坡把所有Web2和Web3公司都邀请了一起参加建设基础设施,新加坡想要制定并且成为一个超级节点,包括了代币化的货币、稳定币、智能合约等,把他们一起做一个生产关系的增加,使得更加有效率,要成为全球价值互联网不可缺的可信路由器和交换机。BLOOM项目解决万亿级别的跨境批发结算,建立一套标准、流程和基础设施,为中小型企业可以围绕这些基础设施提供增值服务,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而不是在底层无序竞争、无序内卷。从WEB3.0发展来看,新加坡未来在资产代币化道路上像是后台,香港则负责资产的定价和交易,两者都不可缺一,底层技术的价格、交易量等等,将由香港来决定,新加坡只注重基础设施。”李国权表示。
未来应用场景在哪?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当资产代币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出现时,国内的各类机构如何应对、如何参与成为关键。
“我国的金融资产以人民币计价超过300万亿元,其中也有一部分进行跨境交易,尽管这部分占比很小。最大化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是金融机构首要考虑的问题,但在此之前先要解决金融基础搭建和信任机制问题,从目前来看,这两项工作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在齐头并进,国内一些互联网巨头也在试水发行代币以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大规模的场景应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最终新的金融基础设施会取代传统金融交易体系。”一位参会的区块链机构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硬件的去中心化对中国的制造业非常重要,所以中国制造业现在是大展拳脚的时候,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是中国制造业的新生赛道,从硬件到软件,包括再生金融、公共产品融资,包括真实或者物理世界的资产,必须在完全合规的框架下进行。它能为怀有使命感的顶尖人才提供一个可以安心建设并感到自豪的地方,我觉得这个地方就是上海。”李国权表示。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曹建农则指出,DePIN正从垂直领域应用向跨资源协同方向演进,构建通用架构以实现算力、存储、能源等异构资源的统一调度与价值流转,并以该校研发的PolyLink项目为例,展示了通过区块链技术整合50余个GPU和100多个模型的实践成果。
“通过标准化协议推动多领域资源的互联互通,将为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创新技术路径,连接更多现实世界资产,构建真正可扩展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网络。”曹建农建议。
圆币科技行政总裁刘宇透露,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行业正迎来三大关键趋势:传统金融与加密原生机构加速融合、应用场景转向电商、贸易等多元领域拓展,以及阶段性生态联盟化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