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飞机保持90~100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操控者手握控制器,操纵两根长约15至21.5米的钢丝,使这架快速飞行的飞机在直径约20米的球形空间内,完成绕圈、翻筋斗等各种飞行表演。
10月22日上午,在杭州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第55届田径运动会的开幕式上,由康桥校区高一8班朱睿同学带来的一组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表演,惊艳了全场。
就在不久前结束的2025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朱睿拿到了一个全国冠军,昨天在同学们面前,他复刻了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操纵两根钢丝,让飞机飞出花样
在空旷的草地上,拉着两条操纵线的朱睿,仿佛在放一只风筝,只不过他的“风筝”,是一架快速飞行的模拟飞机,通过精密的牵引技巧,他要让飞机完成一系列的表演动作。
起飞后的模型飞机,在朱睿的操纵下,先是绕着自己一圈圈飞行,忽然一个直角转弯,直冲云霄而上,在朱睿头顶飞出一个彩虹弧度后,紧接着又俯冲而下,眼看要触碰到地面时,一个快速的直角转弯,保持与地面平行,稳稳地继续飞行……
![]()
操纵中的朱睿
当天,朱睿带来的F2B表演,包括一系列高难度特技动作,比如平飞、双过顶、内筋斗、倒飞、外筋以及多种8字和四叶玫瑰线等。光听这些专业名字,或许还感受不到操作的难度,现场拍摄时,记者的镜头甚至追不上飞机瞬间改变飞行路线的速度。
表演只有短短不到十分钟,观众席上的同学们,随着飞机不断变化路线,发出一阵又一阵地惊呼。
“表现还可以,风有点大,稍微会有一点影响,感觉自己被两根绳子拉扯着。”给同学们表演,朱睿是认真准备过的,这些表演动作,都是在全国比赛中的项目。
![]()
朱睿通过两根钢丝操纵飞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诀窍。动作难在哪儿,朱睿也给出了解释。
比如翻筋斗,飞出的圆圈大小要一致;双过顶,往左往右俯冲下来转弯时,要拐出一个标准的直角;飞出的“方块8”,要转出16个直角转角;三角飞行则要确保每一次转弯都是60度角,才能形成一个标准的三角形;四叶玫瑰是在空中飞出四个圆圈,要保证大小均匀……这一切,都是在模拟飞机高速飞行状态下,通过两根钢丝线来牵引做出动作,反应稍微慢上零点几秒,就可能出现飞机坠毁或者动作变形的情况。
要想接近完美,就要通过一次次模拟练习来不断地抠细节,在大脑中形成飞行路线,让操控的手臂形成肌肉记忆。
![]()
朱睿和他的模型飞机
小小飞机承载了更大的梦想
线操纵模型飞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可以直接控制的模型飞机,也是我国在世界航空模型锦标赛中夺得金牌和奖牌最多的优势项目。
去年,朱睿参加2024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锦标赛,在线操纵特级(P2B)项目中拿到第一名,也成为了国家一级运动员。在今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朱睿又在线操纵特技编队模型飞机(F2B-B.U18组)项目上,与杭州育才中学的金梓昊配合默契,凭借稳定发挥和出色技术夺得第一名。
![]()
训练中的朱睿
杭十四运动会当天,朱睿妈妈也来到了表演现场。妈妈说,朱睿是从小学三年级社团接触后,开始参加专业训练的。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他自己很喜欢,后来教练发现他反应比较快,操作精细,是有天赋的孩子,就鼓励他进入强度更大、技术更专业的训练。
一开始,朱睿飞的是更小更容易操控的泡沫机,后来慢慢换上了“50机”,如今已经是“60机”,轻木材质,记者掂了掂分量,大概还不到500克,配上电池等各种零部件,价格要2万多元。
“暑假凌晨4点可能就起床训练了,练到中午11点,下午练到六七点太阳下山,操控绳索的过程,对臂力也有要求。”妈妈坦言,想要出成绩还是很辛苦的,儿子也确实付出了很多,她的手机里还留存着很多照片,是日常训练时,朱睿练得满头大汗的样子。
![]()
训练中的朱睿
不过这项运动对颈椎和视力有好处,朱睿身材挺拔,到了高中也没有近视。
朱睿说,自己的目标是参加国赛、世锦赛,希望在航空航天领域能为国争光。
![]()
训练中的朱睿
拼下最佳成绩的篮球姑娘们
拿到了偶像签名
学校的运动会,也是一次晾晒体育成绩的机会,杭十四中的这张成绩单很亮眼。
除了朱睿拿到全国冠军外,十四女篮、十四健美操、十四乒乓队、十四田径队、十四网球队……不但闪耀全国赛场,更收获多块国际金牌。
在2025年全国篮校杯篮球比赛女子组中,杭州第十四中学获得季军,这也是杭州高中女子篮球队在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
女篮队员和吴前合影
在运动会开幕式上,杭州第十四中学邀请了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吴前。吴前司职控球后卫,以精准三分著称,生涯三分球数位列CBA历史第五。
“感谢篮球运动,让我更明白自己要什么。运动场对于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少年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挥洒汗水的竞技场,更是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的人生课堂。每一次的奔跑起跳,每一次的团队配合,都在无声地锤炼着我们追求卓越、永不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无论是在篮球职业赛场上,还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吴前希望同学们能充分享受比赛的过程,光明磊落地去赢,体面且有尊严地面对暂时的落后,“来到十四中,也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和活力,对我来说深受感染,也希望自己能够多打几年比赛。”
偶像吴前的出现,也让杭十四女篮队员们充满期待,大家捧着篮球,纷纷找吴前签名。队员说,十四中女篮是一支还在成长中的球队,“拿到签名特别激动,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
潮新闻 记者 朱丽珍 通讯员 夏珍珍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