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包括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坂口志文在内的两个日本研究团队,利用稳定且高效的方法,将致病的T细胞大量转化为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模型中,这一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为未来精准、安全的细胞疗法奠定了基础。
人体依靠精密的免疫调控机制维持平衡,其中调节性T细胞扮演着关键角色,能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异常或过度激活。然而,在自身免疫性和慢性炎症疾病中,这类细胞的功能往往减弱或失调,因此增强其活性成为治疗的重要方向。
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通过刺激或补充调节性T细胞来恢复免疫耐受的疗法,但现有疗法多为抑制整体免疫反应,容易带来副作用。同时,少数可生成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的技术又难以在数量上满足临床需求。
此次,大阪大学团队建立了一种创新策略,他们利用人体内已有的T细胞资源,大规模生成具备治疗潜力的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团队首先将传统的效应T细胞诱导至活化状态,随后通过特定抑制剂与细胞因子组合处理,促进关键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并引导这些细胞获得类似天然调节性T细胞的表观遗传特征。该方法在多种人类及小鼠的记忆性和效应T细胞中均取得成功,显示出广泛适用性。在动物实验中,经此方法生成的调节性T细胞有效控制了炎症性肠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自身免疫反应,显著减轻了症状。
在另一项研究中,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团队将相同技术应用于寻常型天疱疮的小鼠模型。这是一种由自身反应性CD4+T细胞驱动的疾病,导致皮肤出现疼痛性水疱和溃疡。团队将致病T细胞转化为功能完整且稳定的调节性T细胞。这些转化后的细胞在输入小鼠体内后,能够迁移并富集于皮肤相关的淋巴结,在局部扩增并有效抑制致病T细胞的活化和自身抗体的产生,最终缓解皮肤病变。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