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当“中国表格之王”开始发力多维表格

IP属地 中国·北京 硅星人 时间:2025-10-24 12:16:14


作者 | 郭海惟
邮箱 | guohaiwei@pingwest.com

10月21日,金山办公正式官宣了自己的新一代WPS多维表格产品。在活动现场,金山办公官宣了一个数字:

WPS的表格系列产品“日活跃设备”超过了1亿。

中国市场虽大,但“日活”能够超过1亿的产品依然是稀缺的,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而在协同办公领域里,WPS表格系列产品大概算得上是中国同类产品中的独苗。

表格一直是WPS产品组件中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

一方面,表格作为一个生态产品,需要兼容海量多元的需求,同时又要求极高的可靠性,技术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表格又是直接与业务数据打交道的产品,数据与流程天然在表格内部流转,在过去三十年来,一直是大量组织场景中的绝对刚需。

不过在表格类产品中,多维表格又是一个颠覆传统形态的特殊存在。

在产品界面上,多维表格像是一种被“后训练”的高度结构化的表格。如果说传统表格是“无限画布”式的交互形式,那么多维表格则像是结构化的积木模组。但这种高度结构化、高度提炼的数据输入方式,在AI时代却又让它有更丰富的能力扩展潜力。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多维表格几乎成为行业的聚光灯。它享受了比当年“在线表格”业务大得多的关注,甚至被冠以某种“组织魔法杖”的美誉,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组织“上表”的热潮。

那么,WPS是如何理解今天热门的多维表格产品?这是21日,许多媒体想要知道的答案。

1

多维表格,首先是一张表格?

此次沟通会,金山办公表格业务产品负责人袁榛池开篇用三个方向,总结了WPS多维表格的能力站位:

“真表格”、“真AI”、“真灵活”。


换言之,WPS把“表格”放在了“多维表格”技能树的开头——多维表格首先是一张表格。

按照WPS在此次交流会的披露信息,这句话至少可以有两层含义:

首先,多维表格“继承”了表格的核心技术能力。

袁榛池表示,多维表格与表格“共享数据内核”,虽然是多维表格,但表格复杂公式计算能力和海量信息处理也可以复用在多维表格里。

其次,多维表格的应用场景延续了表格的结构化特性。

袁榛池表示,表格与多维表格的关系是互补的:表格侧重于为小团队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而多维表格则定位于组织轻量化协作工具。

在这次交流会上,WPS表格团队反复提及的一个词是“毛细血管”。

袁榛池说,WPS多维表格不是要去替换几百万ERP。而是倾向于,“我们知道企业已有众多系统和业务模式,ERP等系统如同大动脉,而组织中许多‘毛细血管’流程尚未通畅,多维表格可针对这些场景进行定制化开发。”

多维表格研发负责人杨鼎在接受硅星人采访时进一步补充了这一观点。

在杨鼎看来,多维表格在超高并发数据处理场景中存在局限性,而传统ERP等成熟系统已形成稳定流程,无需刻意替换。但对于业务数据规模尚未达到复杂系统门槛的小团队,WPS多维表格可成为组织数字化的轻量化起点,尤其在制造业等垂直领域,依托WPS多年行业服务经验,具备天然适配优势。

硅星人观察到,WPS这次将多维表格置于“新建”的首页入口,处于“应用服务”的排头位。


而在点击进入后,WPS多维表格在左侧推荐栏里,置入了15个模板分类。可以说,在目前的多维表格产品中,WPS多维表格的模板呈现是最“直给”的。根据WPS官方披露的数据,截至会前,产品上线了总计1465个模板,涵盖了问卷、考试、登记、订单流程等各种各样的场景。

此外,WPS此前在智能表单等功能中已积累大量场景洞察和模板积淀,这些能力此次也一定程度上被复用于多维表格中。


1

WPS AI应用的最佳场景?

由于文档与数据的特殊性,办公场景天然契合大语言模型的应用需求。因此,WPS AI 的落地进展始终受到行业关注。如前文所述,多维表格的结构化数据特性,也为AI能力的发挥提供了理想场景。

金山办公对于AI的定位很务实——“为落地,不炫技”。体现在WPS表格业务上:

准确性是第一位的。AI 的应用范畴广泛,尤其是生成式的AI存在“幻觉”风险。但表格是一个要求绝对准确,不能出错的场景。用户使用表格,几乎不可能再手动去二次查验计算过程。而产品与用户的信任关系一旦破裂,便很难再重新建立起来。

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是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引入AI功能就必然消耗算力token。在SaaS场景中,成本支出直接关联ROI考量。

WPS多维表格产品经理牛利凯将表格AI处理划分为三个核心环节:

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以简历筛选流程为例,WPS多维表格可对简历进行字段级拆分并生成结构化表格。在此过程中,AI可进一步提取关键信息、生成内容摘要,并按用户设定的标准自动打分,形成“AI+多维表格”的简历初筛完整工作流闭环。

在AI数据分析中,功能丰富度与开放性、模型效率、幻觉抑制,往往是一个“不可能三角”。但WPS尝试在多维表格这样的场景中持续完善AI体验。

硅星人在对同类产品的对比测试中发现,WPS多维表格保持了很好的数据准确度,而部分同类产品在复杂计算场景中出现了明显的幻觉问题。

大模型“幻觉”至今是个无法完全回避的难题。但WPS多维表格团队其实花了很多功夫去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袁榛池表示,WPS针对多维表格场景开展了针对性模型训练。

一种是大模型的后训练,针对具体场景投喂大量的文本和数据,让模型更加理解垂直领域需求。以上图中的销售分析功能为例,其精准输出能力正是得益于WPS在后训练阶段注入海量的垂直场景语料。而这在模型训练规划初期,就已经确定将办公场景作为核心的拓展方向。

另一种是专有小模型训练,例如,表结构识别是AI与大模型交互的第一步,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垂直领域模型,WPS团队需自主研发定制化解决方案。袁榛池对硅星人表示,此类垂直小模型将构成WPS表格产品的核心技术壁垒。

最后,校验也是提高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WPS表格团队有专门的“校验模型”来检查和保障模型的准确性。杨鼎也认为,在整个调优过程中,Bad Cases会持续发挥作用,团队建立了Bad Case数据集来对模型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调优。

袁榛池表示,在相对规整的列表中,WPS大模型产品的准确率已经可以达到92%以上。

1

像搭“乐高”一样用多维表格

多维表格通过结构化数据存储与模块化流程设计,本质上具备天然的生态扩展潜力。但有些产品受限于商业模式与技术路线,难以实现高兼容性的生态构建。

牛利凯在会上提出“用户应像使用应用一样使用多维表格”的产品理念。

首先,多维表格具备便捷的应用搭建能力。

零代码门槛的设计使非技术背景的业务人员也能快速创建应用,将企业流程知识固化为数字资产,满足海量长尾需求,进而提升组织效率。

制造业数字化专家古功文指出,WPS多维表格通过结构化数据特性与插件能力,可实现制造业内控流程中的细粒度权限控制——每组数据均可独立配置访问权限。例如,员工离职时只需实时移除其表内权限,无需修改表格结构。

与传统“低代码”轻应用不同,多维表格作为结构化数据库,能够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互联互通。

其次,针对B端用户,牛利凯强调WPS支持功能模块的拆分售卖。这充分展现WPS表格产品的灵活性。

例如用户可单独选购插件或底层文档服务,在多维表格流程中实现“即插即拔”(见下图)。

这种模式使WPS多维表格成为应用集合体:用户既可将其作为完整系统替换部分模块,也可在现有内部SaaS系统中嵌入多维表格的插件功能。

若将多维表格比作“乐高积木”,这种技术赋能模式可称为“乐高中的乐高”——通过模块化组合实现无限扩展可能。


这种技术赋能模式不仅为WPS多维表格拓展了场景边界,也为SaaS生态提供了更灵活的技术产品选择空间。


活动后,最深刻地感受是:这次公开的多维表格是一个典型的WPS式产品。

它兼具低使用门槛和高开放性;产品紧跟核心创新,但在落地时讲求务实可靠,绝不冒进;商业变现不激进,寻求生态互助、保持循序渐进;注重核心技术能力的长期积淀,瞄准最广大的用户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表格业务也是金山办公与中国SaaS行业过去三十七年发展的缩影。

毕竟这个行业永远在创新,数据永远在延展,场景永远在变化,但有些本质始终未变。


点个爱心,再走 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