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阿里憋半天的大招,就是夸克一个新按钮?

IP属地 中国·北京 差评XPIN 时间:2025-10-24 00:08:09


好家伙,阿里要搞个大计划的事,这次又传的全网都是,甚至都传到外媒去了。


先是前几天,彭博社说阿里股价又涨了,这次全赖有个挑战字节跳动的C计划。

完事儿路透社又跟上了,说阿里发布了一个新的 ChatBot。


刚开始我还寻思着,阿里这是要来波大的啊了,仔细一看:

诶,怎么是夸克?

作为夸克老用户,哥们第一时间就更新了APP,看看是什么杀招。然后就发现,这首页好像没啥变化,不就是加了个按钮嘛。。。

不过要是点进去,那还是别有洞天的。


直接点这个按钮,或者搁主页左滑,主页都会切换到一个极简的对话界面。而且这个对话界面是常驻的,关掉App再打开,首屏还是它。

所以你要跟它打电话的话,熄屏之后还能保持,刚需了属于是。。。


虽然界面都是对话框,都能打电话啥的,但真到了上手一用,咱就发现了:这玩意儿跟豆包不能说一模一样,也只能说毫不相干。

这么说吧,夸克这感觉不是跟豆包卷一个赛道的,更像是亮出了自家的Qwen,有点跟大洋彼岸的ChatGPT掰掰手腕的意思。

至于为啥这么说?差友们请看VCR:

同一个问题,我分别丢给夸克、ChatGPT和其他的国内AI模型,答案我只能说画风突变,简直是F人跟T人的交流现场。

比如你要是问,“离开杭州两年,阿里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有一说一,这问题里边儿其实有点小陷阱,因为“阿里”既可以指阿里巴巴公司,也可以指西藏的阿里地区。

结果这还真就把有些模型考住了,给我推荐到噶尔县去了。虽然不在杭州,但你就说是不是阿里吧。

而像夸克和ChatGPT,这波对语境理解就比较对,还能列出了一堆阿里西溪园区周边的餐馆,虽然哥们其实没去过,但文一西路我熟啊,这保准在杭州,哥们天天跑。

下一个问题,整个知乎经典公案,“ 给诸葛亮十万大学生,能成功北伐吗?”


这题一出,大部分模型都直接给了个 “ 不行 ” 的结论。


但这种历史问题,你要光说结论,或者直接甩条短视频,那显然差点意思。

相比之下,夸克和ChatGPT就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了。



不光说了为啥可能不行,还从后勤、组织度、专业技能匹配度、甚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些维度来分析,看着就靠谱多了。

这种回答我要直接复制去知乎,那搞不好还能拿个高赞。

再看下一个,最经典的绕口令测试,“strawberry有几个r?”




这题已经是名场面了,考验模型对字符的识别能力,很多模型在这上面都会翻车。

结果这次我还真就复刻出了翻车现场,真的有模型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两个 r。。。而夸克和 ChatGPT 这边就毫无悬念了,夸克甚至还专门给你分析了一下为啥容易拼错。

就我这上手体验来说,在基础能力上,夸克起码是到第一梯队了,跟新版 ChatGPT 给我的感觉挺接近的。而且这俩产品怎么说呢,不知道大家感觉到没,他俩的气质甚至都有点像的。

但之所以产品的气质有相似和区分,本质上那是因为模型的气质。

据说这次夸克用上的,就是通义实验室联合打造的Qwen 最新闭源模型。之前在云栖大会上亮相的 Qwen3-Max 大家记得吧,性能直接超越了 GPT-4 和 Claude 3 Opus,跻身全球前三。

那夸克这次用的还是更新的版本,能力有多强,大家可以自己品。。。


不过如果只是说模型牛 X,那其实还不足以让我觉得这事儿彻底跟豆包“毫不相干”。

接下来,才是夸克真正让我感觉到个性鲜明的地方,这玩意是真能干活儿。

比方说,这是同事随手写的一页笔记,字乱的自己都快不认识了。拍照传上去一看,不到十秒钟,识别文字、分析总结、润色成稿,甚至一键转成带格式的Word文档就来了。

这还没完,点一下下载,文件直接就存进了夸克网盘,还能多端同步。都不用打开电脑改格式,直接就能发给别人了。

我直接好家伙,这功能要是拿来拍老师的板书,那期末都不用找人家划重点了,md 怎么我上大学的时候没这个。


当然了,同样的操作,你把领导丢过来的、填得乱七八糟的表格照片发给它,一秒钟,一个可以直接编辑的 Excel 文件就生成了,对打工人来说,这个效率提升还是很可观的。

因为你要搁 ChatGPT 干,那得先拍照、再用个第三方应用识别文字、再复制粘贴让 AI 总结、最后再手动保存,上传网盘。。。

相比之下,某种意义上这确实有点像 Agent 的雏形了。


除了这些,再来点让学生党眼前一亮的功能。

考试卷子见过吧?把你写满答案的卷子拍给它,它能直接给你还原成一张空白卷,堪称电子橡皮擦,这下复习模拟就方便多了。


反过来,你要是把空白试卷拍给它,人家也能给你办了。

注意,你甚至都不用一道题一道题地拍,它会自动切换到深度思考模式,把整张卷子给你解出来,输出的答案还带扫描版。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你要是觉得办的还不够,那直接打开下面的拍照搜题行了,哪里不会拍哪里就完事。

但最骚的是,我们还发现,夸克这个对话框居然还可以直接找资源!

想找啥,你就直接在对话框里说。不管是要给亲戚家小孩找10本适合假期看的名著,还是自己用的像什么四六级、雅思托福的备考资料:

刷一下,资源连带网盘链接直接列出来,你点一下就能一键转存到自己网盘。


当然差友们用得最多的,估计还是找电影。

我也给大家试了,扎导版的《正义联盟》、《星际穿越》啥的高清片源,也是对话框一问就直接告诉你链接,点一下直接存网盘。


甚至是一些天涯神帖、网络小说这种古早资源,它都能给你扒出来。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整个过程,连APP都不用跳,全在它自己的生态里闭环了。

这么一来,跟别的单点功能的AI工具比,夸克的玩法确实不太一样,主打的是一站式解决问题。


主要是夸克这个Chat吧,它现在是把整个夸克工具宇宙给盘活了。Altman还搁那接MCP呢,这边儿夸克直接把自家浏览器、扫描王、OCR大模型、文档、网盘这些工具全掏出来串一起了,一个平台搞定。

毕竟这些工具都是自家的,这么串联起来玩,还真是夸克才有的独家优势


实话说,一开始看到外媒说夸克要“吃豆包”,我还觉得有点惊奇。但深度体验下来才发现,是咱理解偏了。

在AI助手这块儿,国内已经不需要再有一个能陪伴大家,提供情绪价值的豆包了;但真正像ChatGPT一样的专业助手,那其实还有挺大的空间。

夸克它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拥有海量用户的生产力工具,所以它的“工具箱”基因,决定了它的上限极高。而夸克现在干的,就是把自家所有成熟的原子能力,用顶级的AI大模型给串联起来,形成链式反应。

说白了,这已经开始接近 Agent 的雏形了。


实际上纯做Chat这件事,在阿里这种头部模型厂商面前,其实没有太高的壁垒,模型够强,用户就会跟着走。

但这种沉淀了多年的、深入用户生产力场景的工具矩阵,不是一天两天能模仿的。

最后,这事儿还没完。彭博社今天又曝了个消息,说“C计划”的下一步,是硬件,夸克的AI眼镜也来了,差友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开始预售了


比起手机APP,AI眼镜这玩意说白了,就是要把这个超级助理直接架到你眼前。

顶尖的模型,加上成熟的工具矩阵,再加上面向未来的多端入口,这是又要复刻一波淘宝闪购?

啧啧,阿里这盘棋,看来还是有点深的。

撰文:纳西

编辑:江江 & 面线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夸克、路透社、彭博社等,部分图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