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手机「同质化」成了老生常态。「硬件同质化」让手机品牌开始在软件、生态等领域下功夫,或者主动和上游芯片企业合作,将自己的对性能、影像的硬件需求「前置」,以打造出独特的卖点。
但问题是,硬件「同质化」的情况真的把手机品牌硬件创新的路都堵死了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雷科技
刚刚发布的 REDMI K90 Pro Max,就是手机创新「永不停歇」的最好例子。
大屏与手感兼得的设计
设计上,REDMI K90 Pro Max 采用了当前较为主流的「铝合金中框」结构,6.9 英寸 M10 发光材料的 OLED 屏幕让手机宽度来到了 77.82mm,重量也来到了 218g,手小的用户拿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不过大 R 角的设计和顺滑的中框前后面板过渡,也为手机带来了相当不错的手感,不会因为平面的中框而感到硌手。
雷科技
此外,K90 Pro Max 这块最高亮度 3500nit 的屏幕确实带来了相当出色的显示效果:画面不仅通透、也有不错的抗反光能力,户外看屏不成问题。
手机亮度不仅要高,也要「低」:REDMI K90 Pro Max 的屏幕也支持 1nit 的极低亮度,在飞机、夜班车等暗光环境下看手机也不那么容易产生刺激。另外,K90 Pro Max 也跟进了今年 Android 旗舰标配的圆偏振 2.0 全程 DC 调光技术。
雷科技
说完正面,我们来看看 REDMI K90 Pro Max 的背面。K90 Pro Max 没有延续 K80 至尊版的圆形相机布局,而是采用了今年流行的方形全宽相机模组饰台设计。当然了,类似的设计在 REDMI 过去的手机中也曾出现过,只能说手机设计的潮流确实是个圆。
相机模组内,三颗 50MP 相机(0.7×、1×、5×)分别对应 18mm、23mm 和 115mm。而在相机模组的右侧,则是 REDMI K90 Pro Max 的核心卖点——由 REDMI 和 BOSE 联合打造的 BOSE 三扬声器系统。至于这套三扬声器系统究竟能带来怎样的体验,我们说完 K90 Pro Max 硬件性能后再慢慢介绍。
第一梯队的性能表现
性能从来都是 REDMI 品牌的看家本领。作为 REDMI 的旗舰手机,REDMI K90 Pro Max 理所当然采用了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而小雷这次拿到的版本为 16GB+1TB 的顶配版本。
关于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看了这么多的评测,相信大家也已经非常了解了。但在 K90 Pro Max 中,REDMI 还额外配备了 D2 独显芯片。简单来说,D2 AI 独显芯片是一颗用 12nm 制程工艺、内置独立硬件 AI 模块的显示芯片;基于内置的 AI 模块,D2 拥有 AI 超分模型以及动态插帧技术两大功能。
当然了,这些功能依靠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也能做到。但独立的 D2 芯片就像独立显卡一样,能在高负载情况下「分流」SoC 的计算任务,减少重度游戏场景下对 SoC 的依赖。换句话说,D2 芯片的加入能进一步优化 K90 Pro Max 在游戏、影音场景下的表现。
雷科技
从理论性能测试来看,REDMI K90 Pro Max 安兔兔跑分测试的实际得分为 402 万分,是当之无愧的Android 性能旗舰的第一梯队。
雷科技
雷科技
Geekbench6 测试中,REDMI K90 Pro Max 单核跑分 2512 分、多核跑分 10893分,依旧属于安卓阵营中的第一梯队。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平衡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的「火热」,REDMI 为 K90 Pro Max 准备了「REDMI 史上最强」的 3D 冰封循环冷泵:6700mm² 的超大面积(K80 至尊版散热面积为 6500mm²)搭配双台阶双循环散热结构,将最大导热能力提升至 7W。
在 3DMark 的Wild Life Extreme 循环测试中,REDMI K90 Pro Max 「平台期」分数也在 6000 分左右,稳定性达 81.7%。「原神 15 分钟」测试后,平均帧率也能稳定 60fps。至于 AI 超分功能,K90 Pro Max 整体体验和 K80 至尊版的情况基本类似,这里就不多展开了。
雷科技
相机方面,REDMI K90 Pro Max 的主摄像头采用了 50MP 光影猎人 950 镜头,配备 1/1.31 英寸超大底、拥有 13.5EV 的超大动态范围。而从实际表现来看,K90 Pro Max 无论主摄还是长焦,其画面锐度和虚化的空气感都非常不错。
雷科技
雷科技
即使直接对光拍摄,叶子边缘也不会有明显的鬼影和紫边。
雷科技
不过在我看来,REDMI K90 Pro Max 的相机也并非完美:可能是 AI 场景识别的原因,K90 Pro Max 相机有较为强烈的饱和倾向,部分场景下也会有饱和度溢出,以至于丢失细节的情况。不可否认的是,过饱和的照片看起来确实色彩鲜艳,但在质感上始终稍有欠缺。
雷科技
电池方面,REDMI K90 Pro Max 配备了 7560mAh 小米金沙江电池,拥有 881Wh/L 的高能量密度,正常用下来两天一充基本没问题。另外,K90 Pro Max 也支持 100W 有线秒充和 50W 无线秒充,有线充电还兼容 100W PPS。
让手机用上真正的 2.1 音效
说完「周边」配置,我们该聊聊 REDMI K90 Pro Max 的「核心卖点」——由 REDMI 和 BOSE 联合打造的 BOSE 2.1 三扬声器系统了。
一般来说,为了实现横屏立体声,手机需要有两个独立的扬声器——一个位于顶部,一个位于底部。出于成本考虑,部分手机品牌会将顶部扬声器和手机听筒结合,并把底部的全频扬声器定义为「主扬声器」,所谓的「低音效果」也由此产生。但在手机底部寸土寸金的空间里,全频单元的体积不可能大,自然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低音下潜」。
而 REDMI K90 Pro Max 不一样。
雷科技
不同于那些简单换用大单元的手机,REDMI 和 BOSE 将 K90 Pro Max 的音频能力以一个系统工程的方式打造。首先,K90 Pro Max 采用了三个独立扬声器的音响配置:两个 1115F 超线性扬声器在手机顶底对称放置,为手机带来了真正高质量的对称立体声音质。
其次是「2.1」中的「.1」:REDMI 在 K90 Pro Max 背面安放了一枚 2016 双音圈扬声器,以增加音圈的方式提升了扬声器的有效振动面积,以此增加小体积内低音单元推动的空气流量,从而大幅改善了手机的低频表现。
雷科技
但对于声音系统来说,硬件只不过是声音系统的一部分;让三颗扬声器协作并「各取所长」,对 REDMI K90 Pro Max 来说同样重要。对此,REDMI 设计了一套专门的分频系统,以数字音频技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音频映射系统,实现了真正的 2.1 音效。在此基础上,BOSE 也深入了 REDMI K90 Pro Max 的调音环节,打造了「BOSE 经典」和「BOSE 均衡」两套声音风格。
雷科技
而从实际体验来说,REDMI K90 Pro Max 的音频表现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无论听音乐还是看视频,K90 Pro Max 都能带来干净且富有能量的声线,声场相当开阔;低频方面,K90 Pro Max 拥有堪比蓝牙音箱的下潜深度和力度,如果将 K90 Pro Max 侧着靠墙摆放,背后的三角空间也能进一步提升 K90 Pro Max 的低频效果,观影体验极佳。
雷科技总结:另辟蹊径的成功案例
按照惯例,我们先用雷科技评测模版总结一下 REDMI K90 Pro Max 的表现:
优点:
1. 出色的屏幕显示素质;
2. 第一梯队的硬件性能;
3. 独一无二的出色音频体验。
缺点:
1. 相机风格过于强烈。
总的来说,REDMI K90 Pro Max 是一台综合性能不俗,且非常有个性的手机。一方面,REDMI 品牌的性能基因让 K90 Pro Max 在群雄争霸的 Android 旗舰手机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另一方面,与 BOSE 携手打造的 2.1 三扬声器也在一众「性能旗舰」「影像旗舰」中打出了只属于自己的差异化,让 K90 Pro Max 脱颖而出。更不用提 REDMI K90 Pro Max 3999 元起的售价也着实有吸引力。
而从更深的角度看,REDMI K90 Pro Max 这种另辟新径的产品策略,也给智能手机行业,尤其是旗舰手机品类的竞争者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毕竟我们常说「影音不分家」,声音对于手机的影音体验来说同样重要。
相比于在一个确定的领域「内卷」,换个同样能为消费者提供价值的赛道,在全新的领域比拼,同样能赢得消费者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