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告别“找路难”“排队苦”,AI赋能的“宝藏展馆”让你解锁观展新体验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观新闻 时间:2025-10-22 10:11:19



占地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设有近20个展厅——坐落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已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宝藏展馆”。

以前逛展,不少人都曾遇到过困扰:想直奔青铜馆却在楼层间绕了远路;想近距离欣赏大克鼎,要排队半小时才能靠近;好不容易找到目标展柜,又看不懂文物的背后故事……

现在不同了!近日,上海博物馆东馆与商汤科技联合打造的AI客流智能中枢与AR+AI导航平台全面上线,该项目深度覆盖上博东馆数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游客打开手机,就能一键开启AR实景导航;场馆管理者可实时查看各展厅动态刷新的客流数据,进行管理和调控。

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已经成为上海博物馆“智慧 3M 体系(智慧保护AIM、智慧管理BIM、智慧服务CIM)”的核心应用之一。



破解空间大+人流密集难题

不难想象,对体量庞大、空间复杂的文化场馆而言,“观众迷路难导航、讲解资源分配不均、热门展区拥挤限流”是行业公认的“老大难”。

上博东馆展区面积大、展馆与展品数量多、人流密度大,“老大难”无可避免。这里就要提一下AI客流智能中枢——这款“智慧大脑”基于商汤方舟高精度视觉AI算法,依托高清视频流与服务器集群形成的感知与算力底座,通过微服务架构与动态调度机制,可在多算法并行条件下实现秒级解析与刷新。

通过精准统计实时进场、出场及在场人数,平台可以实时生成展厅级,甚至展柜级的人流密度数据和1—10分钟颗粒度的热力图,为场馆提供可视化管理依据。

当某区域出现人员过度聚集风险时,管理者只需看一眼屏幕,就能清晰掌握哪个展厅拥挤、哪个展柜前停留的观众最多,从而助力安保人员提前介入疏导、实施动态限流。

结合历史客流数据,场馆工作人员还能优化排班方案,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不仅让高峰期观众平均等待时长大幅缩短,更使场馆单日接待能力显著提升。


微信小程序“上海博物馆”-“AR导航”为观众提供AR导航服务

解锁口袋看展“智能管家”

在观众服务端,AR+AI导航平台同样也能带来全新体验。

依托厘米级视觉定位与三维空间重建,观众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上海博物馆”—“AR导航”即可实现实景导航,精准定位目标展区、文创商店,以及休息区、饮水点等服务设施,彻底告别“找路难”。

更智能的是,平台会结合预约、客流与AR导航行为数据,构建动态智能推荐机制:通过对人群画像、历史轨迹和实时拥堵情况的综合分析,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观展路径推荐——为亲子家庭推荐互动性强的展区,为文物爱好者规划深度品鉴路线,还能引导观众避开人流高密度区域,有效减少无效步行,极大提升观展舒适度,也一定程度上优化场馆运营效率,实现 “拿起手机即走即看即听” 的智慧观展。

据介绍,这套AI客流智能中枢与AR导览平台已深度融入上博东馆 “智慧3M体系”,契合国家“人工智能+”行动中关于通过智能化“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提升文娱生活服务品质”的战略部署,展现了科技赋能文化消费的广阔前景,也为推动智慧文旅和城市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扩展标杆项目。

原标题:《告别“找路难”“排队苦”,AI赋能的“宝藏展馆”让你解锁观展新体验》

栏目编辑:马丹 采访对象供图

作者:新民晚报 郜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