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国产设备改变诊疗模式 能否构建“UPS”新格局

IP属地 中国·北京 第一财经资讯 时间:2025-10-22 10:10:25

日前,在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技术大会上,联影医疗“零噪声”DSA十大创新技术集中亮相,并邀请了数百位横跨心脏、肿瘤、神经、外周介入等领域的专家,联影DSA人工智能超级平台uVera也进行了全面升级。

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在DSA领域,以联影医疗为代表的国产设备正在迅速崛起,有望重塑目前以“GPS”(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为代表的市场格局,将来可能形成“UPS+G”(U指联影医疗)的格局。

介入诊疗技术进入新时代

DSA通过数字减影或造影等技术可清晰呈现血管轮廓,是介入手术中的核心医疗设备,被誉为“介入医生的眼睛”。它通过数字化处理,能清晰地保留血管影像,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精确的血管类疾病诊断和微创介入治疗。

介入诊疗学科发展至今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近三十年,随着DSA、CT等影像设备的升级和器械材料的革新,推动介入诊疗向 “微创、精准、低辐射” 发展。其中,DSA是血管介入中不可替代的工具,冠脉、神经、肿瘤介入则是DSA应用最核心的三大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表示:“130年前伦琴发现X射线,开启了医学影像的新时代。今天AI赋能下的介入医学大步迈向人机协作的新阶段,未来我们的介入诊疗一定会变得更方便、更高效、看得更清楚、并发症更少,并且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

DSA作为介入诊疗的核心设备,其技术发展长期滞后于CT、MRI等其他影像设备。由于其较高的技术壁垒,市场长期由国际医疗影像设备巨头GE医疗、西门子医疗以及飞利浦医疗等少数几家巨头主导。近年来,以联影医疗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品牌也实现了重大突破。

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出具数据称,目前在中国,以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医疗两家头部跨国企业的DSA设备市场占有率约70%,GE医疗的DSA设备市场占有率为12%至15%,剩余的市场份额由国产设备联影和东软分享。

“联影在中国DSA的市场占有率很快就有望超过GE医疗了。”一位医疗影像领域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但目前,DSA设备在中国的渗透率仍然很低。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冠脉介入治疗量超过100万例,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但中国DSA的每百万人口保有量仅为6.4台,而美国则高达45.5台,中国DSA设备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国产设备全面赶超

随着国内医学影像设备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国产厂商在核心技术、产品性能、临床适配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国产DSA已经开始赶超。

联影的“零噪声”DSA是近年来崛起的一批国产高端DSA设备中的主要力量。据介绍,该设备在图像质量、剂量控制、智能操作、AI算法与影像链优化等方面均实现突破,打破了“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不可兼得”的传统认知。

目前,国产DSA设备的主要厂商除了联影之外,还有东软、万东、唯迈、乐普等厂商。上个月,东软上个月发布了一款搭载新型智能平台的DSA设备,深度融合AI降噪算法与智能临床功能,在技术参数精度、临床场景适配性、辐射安全防护、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国产DSA唯迈医疗推出的通用型DSA设备搭载了多轴联动技术,并且在获得高清图像时,通过智能计算曝光剂量,自动降低对医生身体的辐射伤害。

在5G与AI加持下,中国DSA行业还出现了车载形态的移动导管室,使DSA能像车载CT一样可以灵活部署,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化是国产高端DSA产品优势,另一方面,目前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从“单一设备突破”向“全链条生态构建”跨越。例如,东软的DSA平台从核心影像设备到配套耗材、从功能评估系统到数据处理软件,均采用国产自主技术,实现了心导管室全链条100%国产升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教授表示:“未来应持续加强医工融合,·不仅要推动中国医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还要推动国产设备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真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实现共赢融合的创新生态。”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介入治疗是超越影像,实现”诊疗联动”的关键一环。“联影在介入领域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实现了核心部件与算法的自主研发,未来我们将深度融合AI、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加速智慧导管室等创新方案的研发落地。”

一位跨国医疗设备企业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DSA设备在中国渗透率不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能做介入的医生数量仍然有限,因此DSA设备还是集中在大型医院。“培养临床介入医生人才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只有会用设备的人多了, 才能推动更多设备落地。”他说道。

此外,价格优势也是国产DSA未来占领市场的一大核心竞争力。葛均波曾在一次行业大会上对DSA的未来的发展提出过普惠的设想。他认为,过去高端DSA的价格昂贵,操作复杂,限制了县级医院开展微创介入手术。对于广大的基层老百姓来说,存在着很多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所以,研发更适配于中国基层市场的DSA将惠及更广大人群。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