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煌上煌前三季营收下降再陷“增利不增收”困境:上半年门店减少近两成,短期利润或透支长期营收增长潜力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磊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0-21 15:52:11
与立兴“对赌”,煌上煌缓过来了吗?

10月21日讯(记者 代紫庭)重注冻干食品后,卤味第一股仍难增收。

10月20日晚间,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002695.SZ,以下简称煌上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0.62%;归母净利润2410.79万元,同比增长34.31%。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9亿元,同比下降5.08%;但归母净利润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28.59%。

业内人士指出,短期利润是企业维持运营、保障现金流和股东回报的关键,煌上煌若过度追求短期利润,可能会牺牲长期营收增长的潜力。

事实上,综合历年财报,这已是煌上煌连续第五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5年,其每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9.33亿元、16.18亿元、15.81亿元、14.52亿元和13.79亿元,2025年同期收入规模已降至2021年同期的约71%。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成本为9.23亿元,同比下降4.19%,降幅高于营收降幅。其中,鸭副产品等核心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超20%,为利润释放提供了关键支撑。

同时,公司销售费用为1.63亿元,同比大幅缩减26.4%;管理费用为1.25亿元,同比下降5.7%,种种迹象表明煌上煌正在通过节流的方式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管控。

另外,非经常性收益亦成为重要支撑,前三季度公司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1421万元,占净利润14%。在此背景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2.82亿元,同比增长1.89%。

那么,近年来煌上煌为什么会陷入增利不增收的沼洼之中。

这与煌上煌大范围闭店不无关系。根据2025年上半年公司财报,至2025年6月底,煌上煌专卖店总数2898家,较2024年底减少762家,闭店率超20%,其中加盟店减少715家,占比94%。而加盟店是其销售体系主体,占门店总数九成以上。

一位贵州地区的煌上煌加盟商向记者透露:生意一年不如一年。目前其店面月营收不到3万元,去年年收入相比前年几乎下降了20%。

似乎,煌上煌曾经的千城万店战略并没有跑赢市场。卤制品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竞争加剧,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2023年行业复合增长率仅6.4%,2023年市场规模约3180亿元。消费需求从高盐高脂向健康、多元化转型,传统卤味消费频率下降。

眼看老本行短时间内增长受限,煌上煌则把筹码重注在外延产业。

今年8月,公司以4.95亿元现金收购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兴食品)51%股权,溢价率高达约250%。公开资料显示,立兴食品主营冻干食品,是该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年产能约6000吨。

三季度报告显示,该项收购已于9月完成股权变更并纳入合并报表。煌上煌应收账款预付款项短期借款少数股东权益等科目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公司商誉从年初的2242万元增至3.35亿元;少数股东权益从191.58万元增至1.13亿元,变动比例达5812.06%,以上多项数据变化主要系并购立兴食品所致。

并表数据体现出煌上煌对立兴食品的高预期,同时也侧面显示立兴食品已带来部分利润增量。

之前,立兴食品便以业绩表现与煌上煌对赌。立兴食品承诺,2025年至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根据协议,若立兴食品未能达成业绩目标,其原股东将首先面临业绩补偿,该补偿将直接冲抵煌上煌后续应付的股权收购款;若款项不足,则需以现金支付差额。

然而,立兴食品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均在4200万元左右,距离其承诺目标仍有一段距离,未来达成情况将直接影响煌上煌的商誉减值风险与投资回报。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记者表示,虽然立兴食品的体量和贡献度有限,尚不足以对煌上煌的整体业绩有显著支撑。但于两者而言,并购正是通过多品牌运营、多品类布局、多场景开拓、多渠道扩展以及多消费人群布局去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双方从中各取所需。

面对行业瓶颈与消费转型,头部企业纷纷寻求突围。绝味食品(603517.SH)通过开设绝味Plus店型引入炸卤、小吃等新品类,突破传统档口模式;周黑鸭(01458.HK)则推出3斤拌小锅鲜卤进军现制热卤市场,并与调味品企业合作推出卤料包等产品,拓展家庭消费场景。

业内分析认为,卤味行业已从高速扩张期进入精耕细作和战略调整的新阶段。企业间的竞争正从单纯的门店数量比拼,转向供应链效率、产品创新力与多元化布局的综合较量。

对于煌上煌而言,短期净利润增长虽显亮眼,但如何有效整合新收购的冻干业务,扭转主营卤制品业务的下滑态势,并真正培育出可持续的第二增长曲线,仍是其需要长期攻克的难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