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娱观察 大娱乐家
如果说过去十年中国长视频平台的竞争重点一直在内容规模、会员数与时长争夺这些线上指标上,那么进入2024–2025年之后,这场竞争的重心,正在悄然转向线下。
随着短视频、短剧对注意力的强势分流,用户的付费意愿、广告主的投放信心以及内容本身的价值空间都在被压缩,单纯依靠剧好看、综艺够爆已经无法支撑起平台增长的想象力。
一个全新的命题浮出水面如何把看内容变成逛场景、体验IP。
这种趋势在过去一年里表现得尤为明显,直至更为庞大的畅想随之诞生乐园。
爱奇艺在2025年4月正式宣布进军线下乐园与内容电商,把沉浸式娱乐空间纳入公司战略版图,并在9月份的秋季悦享会上,进一步宣布了扬州、开封、北京三城的爱奇艺乐园及相关进展。
爱奇艺奇巴布乐园
此外,2025年9月,爱奇艺又与洛阳文旅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洛阳打造为新的文旅沉浸实验场域。
目前来看,爱奇艺乐园基本属于模版化设计
体量较小(5000–20000㎡);
体验更密(全感剧场、全息光影、NPC互动、MR游戏、主题演艺);
迭代更快(半年可换内容模块);
收入结构多元(门票和二次消费,如衍生品、餐饮、活动等为主);
体验时长拓展(单次目标超过4小时)这种乐园设计自然不是迪士尼式的重资产主题公园,而更像是一家可迭代的内容空间它把爱奇艺最擅长的内容供给能力、IP运营能力,嵌入到可模块化的实体场景中。
与此同时,线下体验还具备强社交属性和传播势能,一旦能够成为小红书打卡点,便能形成线上无法复制的品牌认同感。
从单次活动到常设空间,从营销事件到经营业态,爱奇艺在乐园上的先人一步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可供观察的参照方向。与此同时,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意味着必须承担巨大的不确定性与试错成本。
02 做乐园,能有可复制的模型吗?
相较于过往长视频的线下布局更多在于低体量且单一的实景娱乐体验,乐园必然是更为庞杂的体系,也因此,长视频在大胆迈步的同时,有关一分一毫的问题都不得不提前深思。
首先是选址与人群匹配的问题。
一方面,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人群的消费习惯与需求也有所差异,选址的落地必然决定了乐园的规模、门票价格、业态定制化、盈利进程等多重顾虑,像是唯一落地在北方的世界级乐园环球影城就面临着常年无法盈利的问题。
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
最后,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重资产所带来的资金沉淀压力。
对于现金流长期吃紧的长视频而言,任何大规模的线下扩张都意味着财务风险,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乐园项目背后都需要地方政府站台与合作,以期在前期投入上减轻压力、在运营层面分摊成本。
长视频的乐园梦显然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即便眼下还很难说这已经是一个可复制的模型毕竟多数乐园尚未正式开业运营,成效尚待检验,但是,面向未来的娱乐消费场景,做乐园这一线下造梦的终极大考,还是需要拿出勇气、给足耐心,方可等来线下势能的冲上云霄。
03 下一个主战场,屏幕之外的世界
抛开乐园不谈,长视频千方百计拥抱线下可以说寻求增量的共识。
如果说爱奇艺代表了空间化的线下逻辑,那么,其他平台则提供了不同维度的答案。
腾讯视频的路线更接近针对不同IP内容的事件化运营,如腾讯视频动漫大赏这类活动,虽然规模不大、持续时间不长,但优势在于集中爆发它们往往与新番上线、周年庆、档期宣发同步进行,把线下场景变成粉丝朝圣地和传播放大器,以较低成本实现宣发、会员运营和衍生变现的多重目标;
2025腾讯视频动漫大赏
优酷思路更偏向于文旅方法论,《清明上河图密码》与周庄的联动,让IP联动文旅有了更硬核的落地;
芒果TV其实做出了乐园化的最雏形MCity线下项目,试图以综艺IP为核心打造沉浸式娱乐空间和城市综合体
策略各有侧重:爱奇艺的空间化强调可复制、可运营的实体业态;腾讯视频的事件化突出爆点与热度集中;优酷的文旅方法论让线下成为产业合作的抓手;芒果TV则依靠综艺的现场感不断制造情绪价值。
或许,另外三家并非不想真正投入到线下乐园的重资产建设中,只是目前仍在观望爱奇艺的进展和表现,就像过去很多次长视频行业站在十字路口时那样先让一家公司试水,再决定是否跟进。
芒果MCity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共识显然已经是有了内容不再只是被看,而是被体验、被参与;IP也不再仅仅只是关于剧情和角色,而是一种可以走进、可以触摸、可以沉浸其中的现实场景。
当剧好看不再足够,剧好玩、剧好逛或许才是长视频的下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