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Air国行版已经在10月17日开启预售,10月22日即将全面发售。与此同时,有博主爆料下半年末到明年初,大部分手机品牌都会上eSIM。
近日三大运营商官方微信公众号先后发文指出,目前,eSIM业务仍处在商用试验阶段,仅支持线下自有营业厅受理业务,且需要本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eSIM手机到厅办理,在营业厅内现场激活eSIM号码并测试通信功能正常。
费用方面,eSIM手机所办理的套餐、资费、付费方式与现行的移动电话业务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eSIM业务当前仅支持国行版iPhone Air(型号A3518)一款机型,更多型号将在后续陆续更新。此外,每台eSIM手机最多可绑定2个eSIM号码。
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孙世伟此前曾向媒体表示,中国移动将推出更多既支持传统物理SIM卡、又支持eSIM的手机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开展eSIM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技术攻关,研究开发功能更强、更加安全的eSIM终端和芯片。
图片转自中国电信官方微信公众号
简单来说,eSIM就是虚拟的SIM卡,是一种将实体SIM卡功能集成到手机内置芯片中的技术。除了提升手机的便捷性,去掉SIM卡槽后,也更容易实现“一体化通信芯片”与内部布局创新,主板空间可重新规划,布局更灵活,尤其是高端折叠手机、卫星通信手机、AI手机等,对空间极其敏感,eSIM让它们能腾出更多结构体积用于更大电池、散热模组或AI加速芯片。
但这种技术也存在劣势,例如不利于实名制管理和信息安全,甚至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电信诈骗。
耐人寻味的是,eSIM同样会加剧国内运营商之间的博弈。“对运营商而言,eSIM减少了办卡、补卡等业务场景中的用户触点及相关收入。但同时,它也降低了用户更换运营商的门槛。以中国联通为例,通过与智能硬件厂商合作率先积累eSIM技术并推动相关业务,有助于实现差异化突破,带来新增用户转化。”Canalys手机研究负责人刘艺璇此前曾对观察者网表示。
根据三大运营商的财报,目前个人用户收入是运营商收入的重要来源,引入eSIM模式,消费者更换运营商的便捷性将显著提升,或将为运营商个人端收入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也会进一步推动运营商商业运营模式变革。
日前,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先后官宣,已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在全国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
中国联通市场部副总经理尹少春近期透露道,苹果公司发布了一个新版的eSIM手机,未来在安卓和鸿蒙操作系统下都有相应的eSIM手机的支持,可能在年底之前就能看到其他制式的eSIM手机上市。目前已经有超过17万的用户做了预定。此前,江苏电信也发文表示,华为、OPPO等国内厂商也将陆续上市eSIM手机。
继苹果iPhone Air国行版率先支持eSIM后,OPPO已迅速跟进。
OPPO Find X9系列 图片转自OPPO官方社交媒体账号
10月16日晚,OPPO发布年度旗舰Find X9系列机型,其中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计划于2025年11月开售,并将在国产手机终端中率先支持eSIM。
据介绍,OPPO Find X9全系列首发搭载联发科天玑9500旗舰平台并配备超7000mAh冰川电池及全新操作系统ColorOS 16。
屏幕方面,标准版采用6.59英寸1.5K直屏,1.15mm极窄四等边,支持超声波屏幕指纹;Find X9 Pro配备6.78英寸屏幕,采用超大弧度边框设计,两者均支持1 nit超低亮度显示。
影像方面,作为系列核心升级点,FindX9标准版搭载哈苏超清四摄影像系统,广角升级为1/1.4英寸索尼LYT-808,配合f/1.6超大光圈,潜望长焦升级为1/1.95英寸LYT-600大底,而Find X9 Pro在标准版基础上升级了与哈苏联合调校的2亿像素长焦镜头。标准版起售价4399元,Pro版起售价5299元。
而关注度更高的机型Find X9 Pro 卫星通信版,其他基础配置与Pro版本保持一致,其核心亮点在于支持北斗卫星通信以及eSIM功能,预计2025年11月开售。目前,OPPO官方尚未给出具体定价。
分析认为,从全球来看,eSIM应用已进入规模化阶段。据GSMAIntelligence预测,到2025年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到10亿;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大幅增长至69亿,届时eSIM将占据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6%。
此次我国开启eSIM手机试商用,信息通信业有望迎来重构产业生态的机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