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实干争先助我国通信产业实现领跑

IP属地 中国·北京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时间:2025-10-20 04:06:09

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写下中国标准、实现国产芯片量产……近日,首都产业一线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走进北京邮电大学。来自集成电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三位宣讲人,将产业一线的生动实践讲给北邮学子,鼓励学子们聚焦产业所需实干争先,为祖国科技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如今,5G基站遍布大街小巷,但大家可能不知道,20世纪90年代初的2G时代,中国的通信产业还是‘一穷二白’。大街小巷里,人们使用的手机都是外国品牌,通信设备机房中,满眼皆是国外西方厂商的品牌标志。”从落后到领跑,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立新讲述了中国通信的赶超之路。

“标准的提出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孙立新说。1998年,从3G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中国要提出自己的通信技术标准。在欧美企业已经占领先机的情况下,以孙立新为代表的中国通信人克服了人才短缺、技术难题等诸多困难,终于拿出了TD-SCDMA标准,这一标准打破了中国在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的空白,也打破了发达国家对移动通信标准的垄断。

3G标准通过后,中国加速了信息通信领域标准制定的脚步,在6G相关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上位居全球前列。孙立新创立的佰才邦也提前布局6G空天地一体化战略,“我们创新研发的星载基带处理SoC芯片已实现技术突围,预计2025年四季度量产商用。”

来自集成电路领域的一位产业一线科技代表分享了在国产内存芯片领域进行研发的故事。他和团队成员一起自主制造内存芯片,迈出了中国本土芯片行业自主化的重要一步。而今,芯片量产已经成为现实,与此同时,制造芯片所使用的国产设备工艺性能,无论是研磨的平整度、均匀度,还是对不同材料的适应性,都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

从高中肄业少年到信息安全攻防首席专家,中国电信安全攻防专业首席专家刘奇讲述了自己从“黑客少年”成长为“红色电信人”的传奇历程。当同龄人都在玩游戏时,12岁的刘奇已经把找到网络漏洞当成闯关。2015年,刘奇加入中国电信翼支付,用自己的技术守住钱袋子的安全,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理解了网络安全“必须有人立刻顶上”的真正含义:夜再深、事再难,也要有人扛住,成果是靠干出来的!

现场聆听了三位宣讲人的讲授,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崔宝江深受触动。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三个专家的发言,凸显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综合功能的紧迫性。高校作为创新枢纽,必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围绕通信、芯片和网络安全等“卡脖子”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我将立足本职工作,为培养一流人才、攻关核心技术和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贡献自己的力量。”崔宝江说。

作为通信领域的学生,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姚乃心表示,这次宣讲让她对通信行业有了更真切的认识。作为一名北邮信通院的研一学生,她将继续夯实专业基础,聚焦前沿课题。希望能将所学所研,转化为通信系统底层能力的一砖一瓦,为中国通信事业的持续演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本报记者张月朦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