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半导体显示技术的持续迭代,Micro 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正凭借芯片尺寸小、自发光、高亮度、低功耗、长寿命以及优异的热稳定性等优势,逐步从实验室阶段迈向产业化落地。在LCD与柔性AMOLED主导的现有显示格局中,Micro LED以其卓越的综合性能,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前沿技术方向之一。
2025年被行业视为Micro LED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节点。随着多条中试线与量产线陆续建成投产,以京东方、辰显光电、天马、三安光电、利亚德、思坦科技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正逐步实现从技术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推动Micro LED技术步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据UBI Research预测,2028年将成为Micro LED市场的爆发拐点,其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7年的690万美元跃升至6.269亿美元,增幅高达8985.5%。此后市场将保持年均约50%的增长率,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42亿美元,出货量预计达到300万片。推动这一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消费者对超大尺寸、高分辨率电视的需求持续提升,Micro LED在透明显示、XR头显及可穿戴设备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产能释放带来的成本持续下降。
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同步推进
2025年以来,全球Micro LED产业链在技术研发、产品发布、产能建设和市场合作等方面持续活跃。国内外企业与科研机构在微显示、光通信、AR应用等方向取得多项重要进展,推动产业链加速成熟。
在微显示领域,高像素密度与全彩化成为技术攻关重点。例如JBD发布MicroLED微显示平台“走鹃”,像素密度达10160 PPI,采用22纳米制程工艺,背板功耗仅18毫瓦,彩色光机体积缩小一半,并与多家国际科技公司展开合作。思坦科技与香港科技大学基于GaN材质同质外延,成功实现3000 PPI超高像素密度微显示阵列。而法国CEA-Leti首次在单一材料系统内实现稳定的红、绿、蓝光色,为AR/VR全彩微显示发展奠定基础。
在产能布局方面,多家企业加快产线建设与投产步伐。国光光电新建12英寸硅基OLED及8英寸硅基Micro LED量产线;星钥半导体国内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Micro LED芯片中试线在武汉通线。京东方华灿3月在珠海举行Micro LED工厂产品交付仪式,并于7月发布首款AR用0.13英寸Micro LED显示模块,峰值亮度达400万nits。法国Aledia宣布投入2亿美元建设专用于AR显示器的Micro LED生产线。
在终端应用方面,AR眼镜及相关解决方案成为热点。JBD、雷鸟创新与应用材料公司联合推出第三代解决方案,采用单层刻蚀光波导搭配高亮度Micro LED光引擎,提升图像均匀性与色彩准确性。同月,Rokid签约落户珠海,觉远创智启动柳州智能显示终端及人工智能应用产业园项目,计划形成年产1万套智能眼镜和10万套光引擎的能力。三安光电在AI/AR眼镜领域的Micro LED产品已从技术验证迈向小批量验证阶段。
在光通信与红外等新兴应用方向,企业积极布局。木林森已启动Micro LED在高速光通信领域的预研工作;兆驰股份表示旗下兆驰半导体已具备110万片4寸晶圆/月的产能规模,可为未来Micro LED光互连领域提供产能保障。三星与首尔国立大学联合研发出直径1.5微米的高效红外InGaN基Micro LED,具备柔性特性,拓展了Micro LED在传感与通信领域的应用潜力。
在产业链支持环节,设备测试与资本合作同步推进。华兴源创Micro-LED系列测试设备已供给终端客户试做验证;深天马在8月实现Micro LED标准化显示单元模块小批量交付。资本层面,9月Credo完成对Micro LED光互连技术商Hyperlune的收购;而歌尔股份控股子公司拟向Haylo Labs提供不超过1亿美元借款,用于Plessey购买Micro-LED相关固定资产。
2025年Micro LED产业链在技术突破、产能建设、终端应用及跨界合作等方面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全产业链协同推动Micro LED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为未来在AR、光通信等高端市场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多领域企业获资本加持,融资活跃度提升
2025年以来,全球Micro LED产业链融资活动持续活跃,覆盖设备、微显示、AR眼镜、芯片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多家企业在不同轮次中获得资金支持,显示出资本市场对Micro LED技术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
在设备与材料环节,多家企业获得重要融资。壹倍科技完成A+轮数亿元融资,专注于Micro LED检测设备;福拉特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聚焦Micro LED设备领域;普照材料完成B轮7.4亿元融资,致力于Micro LED掩模基板研发,显示出该细分领域的技术价值和市场潜力。
微显示器及芯片技术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融资事件频发。美国Mojo Vision完成B轮7500万美元(约合5.35亿元人民币)融资;JBD完成A3轮数亿元融资;数字光芯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诺视科技先后完成A轮近亿元融资及战略投资。此外,加拿大VueReal完成C轮4050万美元(约合2.90亿元人民币)融资,瑞典Polar Light Technologies也完成新一轮340万美元(约合2447.32万元人民币)融资。
在终端应用领域,尤其是AR眼镜,融资规模显著。迪拜XPANCEO完成A轮2.5亿美元(约合18亿元人民币)融资,致力于Micro LED AR隐形眼镜研发;影目科技同期完成B2轮1.5亿元融资;雷鸟创新完成C++轮融资(金额未披露)。这些融资事件反映出AR与Micro LED结合的技术路径正获得资本重点布局。
在全彩Micro LED、光互联等新兴技术方向,也有企业获得早期投资。烟山科技完成Pre-A轮近亿元融资,专注于全彩Micro LED;加拿大Hyperlume完成种子轮250万美元(约合1800万元人民币)融资,聚焦Micro LED光互联技术;同月,秋水半导体完成天使轮及天使+轮数千万元融资。此外,芯屏半导体、黑森科技分别完成Pre-A轮融资,辰显光电也完成A轮数亿元融资。
2025年Micro LED产业链融资活动覆盖了从设备、材料、芯片到终端应用的各个环节,国内外企业均展现出较强的融资能力。其中,AR应用、微显示器及关键设备材料成为资本重点投入方向。
总结: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产能持续落地与资本密集注入,Micro LED正迎来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应用的关键转折。国产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角色日益重要,推动Micro LED在高端显示、AR设备、光通信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