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2025年服贸会新闻中心,一台忙碌的机器人成了“显眼包”。
前脚刚给嘉宾送水,转身又去擦地板,还不时客串摄影师,给现场的嘉宾拍照。这台忙碌的机器人,是来自云迹科技的复合多态机器人UP。
云迹科技,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而言比较陌生,但它的产品可能早和你“擦肩而过”,比如酒店里的机器人。目前,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已落地全球超三万家酒店,并从酒店出发,逐步应用于医院、工厂、楼宇等多元化场景。
10月16日,云迹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港交所的“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如何炼成?答案还得从酒店主场说起。
酒店机器人,每天绕地球走2圈
机器人同事,远比你想象中的能干。据统计,2024年全年,云迹科技机器人智能体完成了超过5亿次服务,行走203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约507圈。
这一霸榜的运动步数,可不只是来自于送物服务。与传统机器人不同,UP机器人是企业的第三代产品,能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实现多场景应用,和送物仓组合就能送外卖,和清扫仓组合就能打扫走廊卫生,堪称机器人中的“变形金刚”。
除了物理身体上的拼接组合,UP机器人的多模态优势还体现在“大脑”的先进性。云迹科技自研的AI智能体应用系统HDOS,能在云端实现统筹指挥。从早期的“多形态”进化为融合了多模态大模型处理能力的机器人,能实现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和反馈的闭环,甚至能完成自我进化和持续改进,无限接近于一个真正的“机器人同事”。
“复合多态机器人无人化工作日志”里写道,4点开始给大厅和公共区域尘推,5点半消杀,7点洗衣服,9点清洁地毯,11点布草,12点送外卖......堪称24小时“无休”。
《复合多态机器人白皮书》指出,在服务机器人赛道,复合多态机器人要具备会使用工具、多功能、效率高和具身智能的特点,不仅能满足同一时段多任务需求,还能挖掘个性化的潜在需求。
云迹科技的服务机器人为何会选中酒店这一场景?答案就藏在酒店24小时营业的时间维度、规则化的房间布局等空间维度两方面,意味着会有高频次的吃喝玩乐的需求。相比川流不息的大马路,酒店的走廊、电梯,乃至房间门牌号都有规律,降低了机器人导航和建图的难度。从执行任务来看,送外卖、洗漱用品和矿泉水等重复性工作占用人力,机器人是理想的“帮手”。
总体而言,酒店就像是一个封闭式的服务机器人训练营,“雇佣”机器人还能成为一个科技亮点吸引年轻游客,提升酒店形象。
从2015年推出第一台酒店机器人,到一年绕地球走500多圈,云迹科技用十年时间基本覆盖全国市场,并坐上了行业头把交椅。据统计,中国拥有的333个地级行政区,云迹科技机器人遍布331个,覆盖率高达99%。招股书更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以来自中国的收入计,云迹科技占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份额的6.3%,排名第一。
“把机器人送进酒店”的场景叙事,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自2014年成立以来,阿里巴巴集团、联想集团、腾讯、启明、携程、沸点等知名企业在云迹科技多轮融资中成为重要股东。2021年最后一轮融资之后,云迹科技估值一度达到40亿人民币。
服务机器人,和更多人做同事
云迹科技加速占领酒店场景时,行业也有更多竞争者涌入。
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规模由2020年的1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9.8%,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5亿元,呈现加速扩张趋势。
在高增长赛道,只依赖酒店单一场景的收入,不免令投资者忧心,云迹科技需要证明自己的技术可复用在更多场景。机器人不仅仅是酒店服务员,还能穿梭在医院病房和科室,写字楼电梯和工位之间,甚至更多公共场所。
云迹机器人产品矩阵
除了服贸会新闻中心,云迹科技机器人已经在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同济医院、西安交大医院等150多所境内外顶级医院、医疗机构落地,并在医疗物资配送、标本转运等核心场景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实际上,机器人的跨场景复制能力,离不开先天优越的硬件条件和扎实的“题海战术”。凭借3.4万多家酒店练出的“基本功”,UP机器人能很好适应复杂的医疗动线,精准配送医疗物品,同时与医院的物流系统无缝对接。
云迹正在将自己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更坚固的商业壁垒。更新后的招股书指出,2025年前5个月,云迹科技除酒店外,在医疗机构和工厂的场景收入均有所增长。
机器人并非没有“跨界焦虑”,除了主动拓宽场景,云迹科技还在探索具身智能的更多可能,与多方企业合作,联通智能生态网络。
从已经公布的合作案例来看,云迹科技跨界联合美团、中国移动、TCL/天猫精灵等,深耕机器人领域,让场景更智能,如机器人+美团,深耕酒店场景,打通外卖闭环链条;机器人+中国移动,实现AI+5G通讯;机器人+TCL、天猫精灵、LG等智能电视、音响、洗衣机等,实现AI+物联网,实现3D空间中的软+硬的场景智能体服务。
当机器人市场陷入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云迹科技也在打造企业增收的第二曲线,靠“大脑”挣钱。招股书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来自智能体应用(HDOS)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94.2%。
HDOS是云迹科技提出的依托AI+具身智能实现“端到端”闭环的服务数字化运营系统,已经在酒店、医院、楼宇等服务业实现商业化落地。随着中国企服逐渐AI化,智能体将成为商业经营的基建项目,在这一行业风口上,HDOS系统有望拓展到更多行业和场景。
扎堆上市背后
机器人可以称得上是2025最热闹的赛道,机器人大会、机器人运动会相继举办,“参赛选手”也在连年增长。
根据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
今年以来,机器人企业密集赴港上市,这是行业进入规模化和资本化的标志。除了云迹科技,还有仓储物流机器人极智嘉、工业机器人梅卡曼德等十余家企业。
随着具身智能话题的不断升温,云迹科技的港股IPO进展也将得到更多关注。但对于理性的投资者而言,企业如何穿越市场热度,锚定长期价值才是投资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具身智能的世界里,场景和数据是行业头部企业的最大优势,机器人只是智能的载体,关键要看云端汇聚的数据。云迹科技最高同时在线机器人的日均数量可达到2.7万台,服务消费者数量2.3亿人次。
云迹机器人遍布各大酒店
着眼于未来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发展趋势,云迹科技招股书分析,机器人服务将因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加速大规模商业化,下游场景和商业模式会进一步拓宽。云迹科技上市募资净额将作以下用途,“持续提升研发能力,以及在中国境内外的商业化能力,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机器人企业的扎堆上市,还透露出一个更为敏锐的消息,他们希望抓住“机器人口红利”的时代机遇。我国强大的制造业能力是产生机器人口红利的基础条件,同时庞大的市场规模又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小型化家庭增多,服务机器人能填补家庭服务需求的缺口。放眼更为宏大的社会格局,服务机器人也有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机器人不仅可以承担医院、养老院、社区老人的基础护理职能,还能在更复杂的医疗场景中发挥作用。
“机器人,让人类更幸福”,不仅是一句简单的企业使命,更是行业着力践行的人文关怀。自动化的终点,是把人从重复机械的工作解放出来,从事更有创造性和情感连接的工作。科技的进步,应帮助人类构建更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推动社会向人性化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云迹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支涛此前表示,机器人是具备移动和操作能力的智能体,已在实际场景中体现巨大商业价值。未来通过量子理论与AI融合,服务将实现从机械响应到立体化供给的跨越,进一步拓展其商业应用边界与价值空间。
作者:曾敏婷
编辑:王潇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