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超8万人围观!AI早不是“空中楼阁”,正以“水电煤”姿态改变千行百业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胡颖 IT专家网 时间:2025-10-17 14:07:22

当“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名词,当它像水和电一样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该如何读懂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10月16 日晚,2025 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项目——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暨新质生产力“AI向未来”专场活动在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中科智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吴鸿博士作为主讲嘉宾,中科智城国际合作总裁朱奕璇女士担任主持。现场面向近400人名师生,线上通过广东科技报、南方+、南沙科普、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和中科智城视频号平台同步直播,累计播放量超8万人次,引发公众对AI实际应用的热烈讨论,更让“技术服务场景应用”理念深入人心,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科普活力。广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理事、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严明堂校长,党总支林沛春副书记、王春强副校长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支持。作为 2025 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新质生产力系列”的重要场次,本次讲座聚焦AI 的落地应用,拒绝“空谈技术”,用真实案例展现人工智能如何成为推动城市治理与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吴鸿:AI 不是“炫技工具”,而是如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资源”

“现在提到 AI,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豆包写文案、AI生成图片,但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吴鸿开场便打破了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刻板印象”。他进一步提出,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藏在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里,它应该像水电煤一样支撑起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AI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技术名词”,而是作为一种“基础资源”,渗透进城市管理、城市服务、企业运营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解决真实问题、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价值。

路灯,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不仅关系着城市夜间的通行安全,更串联起居民生活的便利、街区的活力与城市公共服务的温度。然而,传统路灯管理模式长期面临三大核心难题:第一,故障依赖人工巡检,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还存在排查效率低、漏检误检的问题;第二,市民主动上报故障的模式滞后性强,往往故障已影响生活许久才被处理,导致市民满意度偏低;第三,传统路灯监控系统高度依赖专家经验,一旦核心人员变动,便面临技术传承断层的风险。尽管目前部分地区尝试通过光感监控、摄像头识别、无人机巡检等方式优化运维,但这些方案不仅会增加额外的硬件建设与维护成本,还易受恶劣天气、复杂地形等外部环境影响,难以实现稳定高效的全周期管理。而这些长期困扰行业的痛点,恰恰是AI可以发挥的“主战场”。

“我们能做这件事,不是靠‘突发奇想’,而是十几年深耕行业的经验和数据积累。” 吴鸿博士特别强调,中科智城团队专注路灯领域十余载,沉淀了海量的路灯运行数据,这些“独家数据资产”构成了其他团队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依托这份宝贵的数据基础,他们团队用工程化思维,创新性提出了路灯运维解决方案,并研发出国内首个AI路灯精准运维平台。为了确保数据与技术的准确性,他们团队开启了“白加黑”的攻坚模式:白天在实验室深耕科研、打磨算法,夜晚则驱车上路实地验证、校准参数。2021 年,项目率先在南沙开展小范围试点;2021至2024年间,团队持续迭代优化策略、调整技术路线,不断完善平台性能。2025 年,他们团队针对广州市区5万盏路灯开展大规模上路验证,试点结果远超预期:故障识别准确率从传统专家经验依赖下的70%,提升至 95.8%;查全率从30%提升至82.1%,更实现了对“零星熄灯”这类细微故障的精准识别。

这一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不仅大幅降低了路灯运维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更成为破解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的实用“利器”,为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城市管理,AI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同样“立竿见影”。吴鸿博士提到,当前不少企业正被“知识管理与利用难”的困境所困扰:明明收藏了上百份工作文档,需要时却像大海捞针般无从查找;领导紧急要一份核心数据,员工翻遍硬盘、网盘仍一无所获;企业的核心数据散落在邮件、Excel 表格、员工个人电脑及各类业务系统中,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不仅难以复用,更暗藏流失风险。

针对这些痛点,他们团队创新性提出“本地化大模型+本地化知识库”的解决方案 。通过自研鸿灵企业级AI知识库,打通不同系统如钉钉、微信、飞书等分散异构数据,打破数据流通的壁垒;再通过积分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主动上传知识文档,共同搭建企业专属的“知识宝库”;最后依托大模型的强大能力,实现知识的精准检索、智能问答、个性化生成企业晨报等,让沉淀的知识真正 “活”起来。

此外,为进一步延伸服务价值,鸿灵还接入了智能体功能,可按需完成智能海报生成、简历评分、销售策略指引、合同审查、软件造价评估等多样化任务,全方位提升企业办公效率。企业知识资产是企业核心资产,为了从源头保障企业数据安全,鸿灵通过数据分级分权管理,严格遵循“最小使用原则”,从源头杜绝企业核心数据外泄,让AI发挥最大效能。

AI的应用远不止于此。未来,它还将渗透医疗、教育、家居等更多领域,从曾经的想象走进日常,更将逐步走入千家万户,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 “科技伙伴”,更将化作推动日常品质提升、加速社会效率变革的隐形力量。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其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个人的发展要与国家的需求和发展方向结合起来,2025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明确“知识—技能—思维—价值观”四位一体培养目标,对小初高各阶段均提出具体要求。正如吴鸿博士所言,应“小学玩中学,初中探原理,高中创未来”,推动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

“AI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我们必须保持积极且审慎的态度。面对人工智能热潮,我们既要拥抱变化,看到它的潜力,但也要关注伦理,聚焦人本,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提升人类福祉”。吴鸿博士特别强调。

现场对话:AI向未来,聊透产品能力与教育规划

在对话问答环节,主持人朱奕璇女士与吴鸿博士围绕 “一款可用、好用的AI产品最核心的能力以及AI时代,父母如何为孩子的未来教育布局” 等问题展开深度交流,既有对技术产品的专业剖析,也有对教育未来的温情思考,引发了现场师生与线上观众的强烈共鸣。同学们也化身“AI 探索者”,提出“AI的出现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AI是否会取代人类、以及AI时代如何保证信息安全”等问题,吴鸿博士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用通俗的语言拆解复杂技术,点燃了年轻一代探索人工智能的兴趣。

走进展厅:直观感受人工智能场景创新

作为2025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项目——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暨新质生产力“AI・向未来”专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29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的100名高中生走进中科智城智慧城市展厅。活动以“展示+互动” 为核心形式,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智慧城市领域的AI应用成果,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新质生产力的科技魅力,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探索兴趣与创新思维。

未来,中科智城将充分发挥AI领域专长,深耕新质生产力内容创作,让前沿科技不再遥远,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触达大众,真正实现科技惠民。

标签: 人工智能 数据 企业 核心 智城 中科 吴鸿 路灯 城市 广州 学校 技术 新质 博士 团队 生产力 问题 外国语 故障 领域 运维 员工 南沙 资产 经验 科技 系统 平台 传统 能力 源头 上路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