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智能戒指破世界级难题,北邮团队为何选择成都?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红星新闻 时间:2025-07-16 20:14:06

北京到成都,约1800公里,计划将总部整体搬迁至蓉,并在此设立生产线……7月16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未来产业科技成果对接及生态共创共建专场活动在成都举行。活动现场,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与北京邮电大学签约,北京邮电大学团队研发的全球领先智能血压监测戒指项目拟落地成都,后续还计划将其总部整体迁至成都。

赵学达是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老师。他介绍,团队历经三年研发,成功突破了全球测血压领域的世界级难题,推出了具有“连续无感测量血压功能”核心特色的智能戒指。


“连续无感测量血压是它最大的亮点,此外还能精准测量心率、血氧、心率变异性、体温、睡眠、运动、压力等健康指标。”赵学达强调,这款戒指非常适用于可穿戴健康监测领域,特别是在养老院、医院等场景具有广阔前景。

据悉,团队前期已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安贞医院采集了1000多名病人的数据,总计702万条,并持续进行算法更新迭代,尤其结合人工智能优化了血压算法。“目前测试的准确度误差小于5毫米汞柱,完全满足国际AAMI标准(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标准)。”赵学达说。目前,该产品已实现产业化,批量交付了1000套。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将这项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并落地成都时,赵学达给出了多重理由。他特别强调了成都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成都是电子行业的领先城市。我们的产品涉及嵌入式开发和软件开发,成都在这方面的产业链和人才储备具有显著优势,这正是我们非常看重的。”

未来布局也已清晰:“我们将形成‘北京研发+成都产业化运营’的双城模式。北京依托强大的人才和研发力量,成都则发挥其运营和产业化优势,两者正好优势互补。”目前,产品的生产线位于广东东莞,已具备交付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团队计划在成都新建一条生产线,初步规划日产量为1000套,并视情况扩大产能。

市场策略同样明确。“戒指类可穿戴设备的主要消费群体在欧美市场,因此我们非常重视跨境电商,将首先通过该渠道将产品销往欧洲和美国。”赵学达介绍,国内市场的开拓将采取B端(企业、医院、养老院)与C端(个人消费者)并行的策略,计划在8月底上线。

赵学达对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是我们公司第一个产业化的产品,但技术储备不止于此。”他透露,团队已储备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交互娱乐、AI智能体”等技术,将在第一代产品稳定后迅速迭代更新。

此次签约,是成都科创投以投资方式引入前沿科技项目的典型案例。对于曾在四川大学求学的赵学达而言,将项目总部落户成都,不仅是一次理性的产业布局,也蕴含着一份对成都的特殊情感。他和团队的选择,正是成都汇聚未来产业、打造创新生态链吸引力的一个生动注脚。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部分图据受访者

编辑 陈怡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