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零售公园 象升
与罗永浩硬刚数日后,西贝终于致歉。
2025年9月15日,西贝官微发布致歉信称,西贝的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存在较大差异,未满足顾客需求,向顾客致以深深歉意。为提升顾客体验,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10月1日前,多款菜品调整为现做现炒。
西贝在致歉信中的坦率与卑微,和此前坚决对抗罗永浩、否认预制菜的强硬姿态,形成了鲜明反差。
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罗永浩或许只是有感而发,并非特别针对西贝。然而,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接受采访时却硬气地表示,西贝现在门店100%没有预制菜,并宣称,一定一定会起诉罗永浩。
随后,罗永浩和西贝各执一词,在舆论场展开拉锯战。尽管西贝采取坚决对抗策略,但正如罗永浩所言,这一次我看到的网络舆情是90%多的人都在骂西贝,骂我的连10%都不到,西贝明显处于下风。负隅顽抗数日后,西贝终于向消费者致歉。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家创办近四十年的餐饮企业,西贝已然成为中国西北菜的代表,曾俘获海量食客。为何罗永浩点燃质疑的火焰后,西贝会成为众矢之的呢?
一、定位反复横跳的西贝,难以突破市场天花板
与大部分餐饮企业一样,虽然拥有数十年历史,但创业前期,西贝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官方资料显示,2010年时,西贝在全国仅拥有26家门店。彼时距离西贝创立,已过去二十二年。
为了拓宽市场影响力,2011年,西贝与战略定位咨询公司特劳特中国合作,在后者的建议下,将定位升级为西贝西北菜,喊出90%的原料来自西北乡野和大草原的广告语。
有了全新的品牌定位后,西贝希望大跨步发展。2012年,西贝在上海召开发布会,计划三年内开出150家门店,并于2015年在A股中小板挂牌上市。当年,西贝新开17家门店。遗憾的是,大部分新开门店的业绩均不及预期。
随后,西贝选择牵手另一家战略定位咨询公司里斯中国,定位变为烹羊专家。不过该品牌定位并未推动西贝走上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官方资料显示,2013年,西贝的客单价仅为70-90元,远低于2010年的100-150元。
对此,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博士王公为在其2019年发布的论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从烹羊的原料来源到制作流程,西贝所具有的资源和能力都不足以支撑烹羊专家的名称。
有鉴于此,2013年,西贝再次更换战略定位咨询公司,与华与华达成合作。在后者的建议下,西贝回归莜面村品牌定位,并喊出了I LOVE莜,西贝莜面村的广告语。
由于品牌定位更加清晰,并且可以营造愉悦的情绪,在华与华的帮助下,西贝终于走出了微笑曲线。华与华创始人华杉所著的《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一书显示,从I LOVE莜诞生开始,西贝就进入了飞速发展期。2013年-2018年,短短5年时间,西贝基本上成为中式正餐第一品牌。
Forrest & Sullivan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五大西北菜企业分别为西贝、外婆家、九毛九、避风塘和绿茶,西贝以2.9%的市占率位列第一。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西贝已经问鼎西北菜市场,但由于存在地域口味偏好问题,西北菜的市场空间十分有限。
东吴证券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西北菜餐饮市场规模为1682亿元,仅占同期餐饮市场总规模的4%左右。对比而言,同期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为4814亿元,占同期餐饮市场总规模的11%左右。
有鉴于西北菜存在较低的市场天花板,西贝自然需要继续调整自身的品牌定位,以辐射到更多潜在消费者。
二、瞄准宝贝,西贝背叛西北菜
2017年,华与华为西贝提出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创意口号,希望通过精准满足儿童用餐需求,俘获家庭消费者。
围绕儿童用餐需求,西贝上线多种针对性服务。排队时,儿童可免费领气球、饮料和小食。用餐时,西贝还为儿童提供专属围兜、椅子和餐具。最关键的是,西贝还专门销售为孩子打造的科学配比儿童餐。
事实证明,一系列针对性儿童服务的带动下,西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转型成为了一家家庭餐厅。《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一书披露,2020年,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终身服务从娃娃抓起,带来一年超500万儿童客流,儿童餐销售翻倍增长,家庭客流同步提升。
西贝官网显示,2024年底及2025年,西贝获得尚普咨询颁发的服务家庭顾客超2亿人次专业儿童餐累计销售超4000万份中国儿童餐第一品牌认证。
由于儿童是家庭消费决策的重中之重,一定程度上会盲目选择儿童友好餐饮品牌。转型成为家庭餐厅后,西贝也开始挟儿童以令家庭,背叛高性价比的西北菜。
一般而言,因为当地人群需要摄入更多能量御寒,而当地又盛产牛羊肉、土豆、面粉等原料,西北菜通常大盘大碗,菜量较大。此前,西贝的菜品也有大盘大碗的特点。
然而,靠家有宝贝,就吃西贝口号吸引到家庭用户后,西贝开始异化,不光客单价居高不下,并且菜量也开始缩水。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目前西贝的客单价高达85.03元。对比而言,同属西北菜的西部来客鲜炒大盘鸡、傻子张大盘鸡、老狼大盘鸡的客单价分别为32.03元、30.95元以及32.71元,甚至不足西贝客单价的一半。
价格高也就算了,更令人失望的是,西贝的菜量小得甚至难以填饱肚子。9月12日,罗永浩直播时对外表示,没有人觉得这个事儿奇怪吗,为什么五个人会点15个菜呢?这也是很多朋友吃过的都知道的啊,真的吃不饱,菜量太小了。
综合而言,自从靠家有宝贝,就吃西贝口号轻而易举打开市场后,西贝的经营重心就开始悄然生变,不再专注于食材与口味,而是更关心如何让家庭消费者付出更高的溢价,为自家的菜品和服务买单。这正是近期出现预制菜争议后,西贝成为众矢之的关键诱因。
三、承认使用预制菜,但西贝致歉避重就轻
尽管面对罗永浩和公众关于预制菜的质疑,贾国龙义正言辞地表示,西贝门店100%没有预制菜,但一众媒体的探店行动,还是戳穿了西贝的谎言。
比如,西贝售价89元的烤鱼原料为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的冷冻海鲈鱼,外包装标注速冻调制食品,保质期18个月,配料含复配水分保持剂。
无独有偶,西贝的诸多儿童餐原材料也都是冻货,其中西兰花保质期24个月、鳕鱼条保质期18个月、鸡翅保质期9个月。面对这些保质期长达数年的预制菜,甚至有网友以幽默的口吻讽刺道,西贝儿童餐年龄比儿童还大。
对此,邓高静律师在社交媒体平台点评称,按国家现有规定,西贝使用的牛肉包等就是预制菜;西贝的问题不是中央厨房的问题,而是前期食材进入中央厨房加工前就已符合预制菜定义。
要知道,西贝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的商业故事之所以成立,关键在于家长对其儿童餐十分信任。尽管菜量少、价格偏高,但只要能提供科学配比、健康安心的饮食,家长们就乐于带着孩子走进西贝。
现如今,西贝大量菜品被曝属于预制菜,不仅重创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更让其核心家庭客群产生了强烈的被辜负感。
在罗永浩微博的评论区,诸多经常带着孩子去西贝就餐的家长表示,还以为西贝比我做的口味好、食材好,作为妈妈,真的非常愧疚又后怕。甚至还有家长表示,老罗,如果后面组织集体诉讼,请一定公开一个报名渠道,我儿子在西贝吃了5年了。
眼看着核心家庭受众的怒火愈演愈烈,西贝终于不再硬刚罗永浩,而是向公众致歉,变相承认自己使用了预制菜,并公布9条整改措施,大部分儿童餐变为现做。
不过西贝的致歉信并未扭转舆论,因为其接下来并不会明确公示是否使用了预制菜。比如,上文提到的保质期24个月的西兰花,就不在整改之列。
此外,西贝致歉信中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的表述,也将消费者再一次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诸多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平台表示,自己只是希望西贝公示是否使用了预制菜,哪里虐西贝了?
对此,资深媒体人胡锡进就点评称,西贝按理说有很多长处,否则怎么能做到这么大?但它的公关水平太差了,这次表现是灾难级别的。
由此来看,西贝如果想走出争议泥潭,重拾消费者信赖,不能仅停留在局部菜品的调整,而是要正面回应公众对预制菜的质疑,像老乡鸡一样彻底透明地公开菜品来源,明确哪些现制、哪些预制。
唯有如此,对菜品健康高度敏感的家长们,才可能重新接纳西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