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李家超:政府已预留十亿元,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

IP属地 中国·北京 财闻 时间:2025-09-17 14:24:08

9月1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向立法会发表《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以下简称《施政报告》)。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指出,政府致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会巩固金融、法律等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包括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与数据科学等,以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增加人员收入,提升经济效益。

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李家超表示,香港致力于2050年前达致碳中和,新能源产业将发挥关键作用。我们将加速绿色技术落地,创造优质就业,构建具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产业链:

一方面,建设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业链。欧美和亚洲主要机场和航空公司已逐渐提升使用SAF的用量比例目标,政府会与内地政府协商,带领一间全球主要SAF供应商的本地企业在大湾区发展,涵盖上游原料收集、厂房开设和规模化生产等,配合2030年香港国际机场出发航班须使用指定SAF比例的目标,同时建设SAF混合设施,以提升香港SAF产业竞争力和航空公司议价能力。

另一方面,政府已于去年公布的《香港氢能发展策略》作出顶层规划,28个氢能源试验项目已在进行或准备中,涵盖氢能巴士、氢能洗街车和位于新界的公众加氢站等。政府将制订氢能标准认证,在港岛及九龙设立公众加氢设施,推动更多试验项目落地,并与广东省共同建设氢能湾区走廊。

此外,政府正推动全港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环保园启用。本地退役电池将转化为再生黑粉供应内地和周边地区,促进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针对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产业发展,李家超表示,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香港具备科研、资金、数据、人才的优势,并有丰富应用场景,有望成为全球AI发展枢纽。政府会加大推动AI作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以“加强基建,推动应用导向”为策略,在重视防范安全风险的意识下,推进AI+发展,促进AI在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实现“AI产业化、产业AI化”。

据了解,政府已加大力度培育本地及吸引国际和内地AI人才,包括成立“AIR@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汇聚过千名专才,以及云集近千家AI企业,提升本港AI的研发实力,为开发不同AI应用奠定基础。政府早前宣布推出30亿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将会短期内接受申请,支持本地资助院校吸引AI等方面的国际科研顶尖人物来港,带领前沿科技基础研究。同时政府已预留十亿元,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促进AI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开拓应用场景。

李家超说,香港具备成熟融资渠道,涵盖天使投资、创投、私募基金、耐心资本及首次公开招股(IPO),能有效连接全球资本与优质项目。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作为政府全资拥有的“耐心资本”机构,已投资包括AI大语言模型、云计算及AI药物研发在内的多家AI企业,未来将会继续投资AI产业。

香港会加大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推动早日实现内地数据在合规安全保障下可跨境流动到河套香港园区用于科研,助力AI应用测试与创新。继数码港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政府推出“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后,政府今年内会推出北区沙岭约10公顷数据园区发展用地作市场招标,提供先进算力设施,推动数据及AI相关产业发展。

此外,政府亦会推动AI商务应用。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与数码港推出的第二期AI沙盒计划将推广至更多金融机构。金管局亦正建立AI模型评估方法,强化金融系统安全测试。发展局将资助私营工程应用AI。律政司亦将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检视更广泛应用AI所需的法律配套。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