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腾讯 AI 的新叙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极客公园 时间:2025-09-17 14:19:14

AI 如何同时激活腾讯的「存量」与「增量」。

作者|郑玄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的讨论热度,正悄然从「模型参数有多大」转向「实际场景中有多好用」。当最初的技术狂热逐渐褪去,产业界开始冷静地审视:AI 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真实的生产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观察腾讯这样一家拥有海量用户和庞大业务场景的巨头如何作答,无疑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9 月 16 日,带着探寻答案的目的,我来到了深圳的 2025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这场大会,既是腾讯对外展示其最新技术与产品、应用落地进展的窗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样本,去理解AI是如何在一个庞大的商业体内被理解、应用和重塑。

在现场,我看到了一幅饶有趣味的图景:一边是 AI 对存量业务的精耕细作,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腾讯地图等「国民级」产品,在 AI 的加持下变得更聪明、更高效;另一边,则是 CodeBuddy、腾讯元宝、ima 等 AI 原生应用,它们带着全新的交互逻辑,试图为腾讯开辟新的战场。

这两个看似不同的方向,共同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问题:AI 正在如何深度改变腾讯?而当我将这些一线的观察与思考串联起来,一个关于腾讯如何构建 AI 时代增长飞轮的答案,也逐渐浮现出来。

01

用AI给「护城河」通电

过去二十年,腾讯穿越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缔造了众多拥有数以千万甚至亿级用户的产品。在数字生态大会的展区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产品正在被 AI 改造甚至重塑。

首先是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这类高频应用的能力升级。例如,腾讯会议新推出的实时 AI 纪要功能,不仅能在开会时实时生成纪要,省下「记重点」的功夫;当用户临时有事,还可以让腾讯元宝代为参会,并在会后总结要点。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些更垂直、相对小众的工具,它们借助 AI,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流程变革。

腾讯问卷丨来自: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

比如腾讯问卷,通过加入 AI 生成问卷框架、采访提纲及 AI 深度报告等功能,能将过去需要一周的数据洞察工作,压缩在十分钟之内。而腾讯电子签的「AI 智能审查」,则将复杂合同的审核时间从一天缩短至最多 10 分钟,并将合规性风险降低 80%。这让它从一个单一的电子合同工具,进化为能够深度参与合同生成、审查等环节的智能法务助理。

显而易见,在这些产品上,AI 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功能,而是已经深度介入并重塑了核心的业务逻辑与工作流程。这种由内而外的 AI 化改造,正是腾讯 AI 战略的体现。它首先利用自身最庞大、最高频的业务场景,来验证和优化 AI 能力。这些经过内部场景成功验证的能力,便构成了其对外提供 AI 解决方案的基础,让腾讯云作为一家 To B 企业,能为行业提供真正可靠的 AI 产品。

今年,这种价值外溢的效果尤为明显。其本质,是腾讯将其在无数场景中沉淀的数据与业务洞察,与 AI 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一套套能解决行业痛点的方案。

在金融、游戏、零售这些腾讯云的传统优势领域,这种结合正在创造新的业务增长。例如,腾讯云的分布式数据库 TDSQL 与 AI 优化器结合,已服务国内十大银行中的七家;在零售行业,与绝味食品的合作中,多个 AI 智能体「协同作战」,实现了营销效率数倍的提升。

在展厅现场,几位服务不同行业的腾讯云销售都向我提到,今年以来,客户对于 AI 应用和部署的需求显著增加,这些 AI 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老客户的服务用量,也带来了不少新客。

更重要的是,这些 AI 能力正在被应用到更多细分的实体产业场景。比如基于腾讯地图积累的技术,结合 Agent 框架,打造出了时空智能领域的 AI 应用解决方案。不仅可以用于零售企业内部的开店选址,我在会场还看到了在车里直接用 Agent 点单并导航到门店的智慧出行应用。

这些或许算不上颠覆式创新,但却都是真正有用、能创造实际价值的 AI 应用。一圈看下来,我甚至可以预见,这些技术展示在不久的将来,都有机会借助小程序等生态体系,通过腾讯的 B 端客户,被无缝地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体验中,最终完成从产业赋能到生活服务的闭环。

02

用 AI 做「钩子」,钓起未来的生态

如果说,对存量产品的 AI 改造是腾讯的「防御战」,那么这些 AI 原生应用,则构成了其「进攻战」的核心。

今年数字生态大会期间,CodeBuddy、腾讯元宝、ima、混元 3D Studio 等 AI 原生产品一一亮相,当我一边体验一边与现场的产品经理们交流时,一个判断也逐渐清晰:这些原生应用不仅完成度很高,更重要的是,它们是腾讯为未来布局的「超级钩子」。

以 AI 代码助手 CodeBuddy 为例,其最直观的价值是提升程序员的开发效率。但它的潜力远不止于此,它通过极大地降低编程门槛,有可能吸引海量过去被挡在技术门槛之外的「小白开发者」,甚至是产品经理、设计师等角色,让他们也能快速将创意变为现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与微信、腾讯云等核心体系联动的巨大机会。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CEO 汤道生丨来自: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

这一判断,在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CEO 汤道生和腾讯云总裁邱跃鹏的演讲中得到了印证。汤道生提到,过去开发一个电商活动页需要 2 天,现在借助 CodeBuddy,最快只需 2 小时就能完成。这极大地释放了「超级个体」的生产力。

而邱跃鹏展示了这条链路的下一步:腾讯云的边缘全栈开发与部署平台 EdgeOne Pages,能帮助开发者在几分钟内就完成一个涵盖注册、支付、加速和安全防护的完整电商网站的部署。

这两段信息串联起来,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就此浮现:一个初级开发者被 CodeBuddy 的低门槛和高效率吸引,用它快速开发出一个小程序;这个小程序随即被无缝地一键部署在腾讯云上,并通过微信生态进行分发和获客。

在这个闭环里,CodeBuddy 扮演的便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工具,它更成为了腾讯云和微信生态的新一代「获客渠道」。它用 AI 编程的魔力作为「钩子」,将未来的开发者和创业者,牢牢地「钓」进了腾讯的整个生态系统。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腾讯元宝和 ima 身上。腾讯元宝 App 已成为国内 DAU 排名前三的 AI 原生应用,并且打通了腾讯会议、腾讯文档、微信、QQ 音乐等 10 多个应用,正成为串联起腾讯内部庞大应用孤岛的「连接器」。

而 ima 展现的则是一种全新的生态可能性。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库工具,更有机会成为一个内容生态平台。这个逻辑的起点在于,专业的个人和机构可以将自己结构化的知识——比如券商可以把每日的研报和市场分析——打包成一个专属的 AI 知识库。

ima 丨来自: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

此外,大会期间宣布启动内测的混元 3D Studio,也展现了同样的雄心。它并非一个简单的 3D 生成聊天机器人,而是一个用自然语言交互驱动的专业级 3D AI 工作台,覆盖了从模型生成到 UV 展开、绑骨蒙皮等七大核心环节。这个工具不仅能为游戏等专业美术场景提效,还能与 3D 打印机结合,延伸至家庭 DIY 和儿童教育等更广泛的领域。

综上所述,这些 AI 原生应用的战略价值,并非仅限于其产品功能本身。他们有机会作为腾讯生态的新入口,通过降低技术门槛来吸引和赋能新一代的开发者与创造者。但如果孤立地看,这只是腾讯战略的一部分。要理解其长期价值,就必须将这个「吸引增量」的策略,与前一章提到的「深耕存量」策略结合起来看。当两者相互作用时,一个更完整的增长逻辑才得以浮现。

03

如何理解腾讯的 AI 战略

今年以来,作为一名科技行业的观察者,很难忽视腾讯在 AI 领域的「复苏」与「狂飙」。伴随着行业变化与 AI 应用的大势所趋,腾讯的各个业务线陆续发布了多个有竞争力的 AI 应用,B 端的收入和 C 端的用户量快速攀升,市场情绪也随之高涨,一扫过去的沉寂,重新回到了牌桌的中心。

这些变化让所有人都充满了好奇:在过去这一年里,腾讯究竟做对了什么?这种凶猛的势头,是昙花一现的战术性爆发,还是源于一套可持续的、深思熟虑的战略?

在 AI 浪潮面前,大型科技公司通常面临着几种战略抉择:一些选择全力投入底层大模型和基础设施的「军备竞赛」;另一些则专注于垂直应用,寻找「小而美」的商业机会。这些路径往往各有侧重。但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的现场,我看到的并非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一种更复杂、更具整体性的解答。

腾讯会议丨来自: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

基于场景和生态,腾讯构建起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增长飞轮。飞轮的运转逻辑是清晰的:在其核心业务场景中,腾讯会议这样的产品通过 AI 改造,不仅巩固了用户基本盘,更重要的是,为 AI 模型提供了最宝贵的、经过真实工作流验证的数据与认知。

这个飞轮的一端,是腾讯利用 AI 深化自己最深的护城河。在非 AI 原生的传统场景里,融入 AI 解决了那些存在已久的痛点。腾讯正在利用自己最无可替代的资产:海量用户在真实工作流中所沉淀下的「场景数据」,去训练和优化 AI,将数据优势转化为了真正的产品壁垒。

而飞轮的另一端,则是那些全新的 AI 创新产品。在 CodeBuddy、ima 知识库的体验区,气氛则完全不同,充满了探索和创造的活力。这些 AI 原生工具的使命,并非仅仅是成为高效的软件,而是要成为新一代创作者进入腾讯生态的、最低摩擦力的「入口」。

当把这两端连接起来,整个飞轮的运转逻辑便清晰可见:核心业务场景中的存量产品,通过 AI 改造,提升了用户粘性和付费意愿,巩固了基本盘,并为 AI 模型提供了最宝贵的、经过真实场景验证的数据和认知;而以这些能力打造出的新一代 AI 原生工具,又吸引了新的开发者和创造者,他们会成为腾讯云、小程序等基础设施的深度用户,并利用 AI 能力去创造更多场景,进一步丰富和加深了腾讯的场景数据。

这套「核心场景驱动新工具,新工具拓展新生态,新生态反哺核心场景」的增长飞轮,或许才是腾讯在 AI 时代真正的、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它解释了为何腾讯的 AI 进展如此迅速且扎实,因为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植根于自己过去二十年所积累的最肥沃的土壤之中。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