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卷飞同行,B站又发大招了
各大内容平台都在抢用户、争夺注意力的当下,B站第一个对视频播客发起高调进攻了。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一段时间,B站接连邀请了包括罗永浩、陈鲁豫、于谦、杨迪等在内的近20位知名人士和创作者入驻,并推出了各自的视频播客节目。其中像罗永浩、陈鲁豫等推出的新节目,在社交平台激起了很大水花。
譬如,罗永浩入驻B站后,首期视频播客邀请了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对谈,李想罕见地完整回顾了自己25年的创业历程,谈话时长达到了4小时,收获了近300万播放量。
陈鲁豫在其新节目中,邀请了易立竞、陈奕迅、窦文涛等名人作为访问嘉宾。此外,于谦的首期节目《多新鲜纳》聚焦于“吃谷”这一B站的基本盘话题,杨迪则在其新节目中热议娱乐圈话题。
伴随着名人节目的挨个走红,视频播客这股风悄然吹起来了。区别于传统的单一有声播客形式,视频播客直接看到主播们的表情、形态,能为用户带来更长时间的沉浸感。而从一些实际数据来看,市场确实存在对视频播客的消费需求。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B站视频播客的消费时长达到259亿分钟,同比增长超过270%,累计受众达4000万人次。而作为长视频平台,B站对长内容播放有着天然优势,且在平台基础设施上率先迈出了一步。
今年7月,B站率先发布了对视频播客的扶持计划《视频播客出圈计划》,表示将为创作者提供10亿级冷启动流量、AI辅助创作工具“代号H”、多城市免费录制场地等服务。
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代号H”的AI创作工具,支持文案和音频两种格式的输入,主要适配播客和泛知识杂谈图文两种模板,主要目的便是帮助播客创作者在视频素材查找和剪辑方面节省精力。
B站在积极布局之外,其他内容平台也纷纷发力,在内容侧寻求新的突破。譬如,小红书发起“随时随地视频播客”活动,强调“朋友聊天”式的低门槛创作,不过它的打法和B站并不相同,要求时长控制在 15~20 分钟,适配碎片化时间。
抖音也在同步试水,其旗下中长视频App“抖音精选”上线视频播客《精选奇遇记》,并在播客平台同步了节目音频,同时利用短视频逻辑进行包装,分发高光片段,形成适配于抖音平台的视频播客形态。
众多平台的不同动作则共同传达出了一个信号:视频播客正在成为内容平台的新一轮战场。
02、能否加速内容生态商业化?
加码视频播客赛道的背后,是B站正在尝试以新的内容形态激发内容生态的商业化增长。
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凭借碎片化、娱乐化内容,抢夺了大量用户注意力,使得B站用户规模增长受限,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B站的广告收入增长,也需要更多支撑。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B站增值服务收入达50.9亿元,同比增长14%;广告收入为20.37亿元,同比增长30%。
虽然广告规模在不断增长,但相比字节跳动、快手等动辄上百亿的广告收入而言,B站的广告规模还远远不够看。想要证明其未来的广告和会员潜力,B站需要讲出下一个增长故事。
那么,视频播客的收入潜力究竟有多大?能否形成足够的竞争力?从国外市场来看,视频播客在YouTube上已经流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2025年3月,YouTube官方博客曾宣布,其月播客活跃观众突破10亿,并开启了内测可动态插入的主播口播广告位,Shorts流量也将反哺长节目,这也预示着视频播客为其商业化生态提供了一个新窗口。
不过,国内市场的环境却与海外截然不同。B站借罗永浩、陈鲁豫、于谦等知名大IP打响知名度后,这个小众的传播渠道,能否做成真正落入大众群体的消费内容,为B站带来更大的新机,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据钛媒体报道,今年一季度,B站视频播客“在运营、产品完全没介入的情况下”,受众已经超过了4000万,用户观看时长从69亿分钟增长至259亿分钟,涨幅超过270%。
然而,许多问题也隐藏在水面之下。
从创作者制作角度来看,根据《给女孩的商业第一课》主播斯斯的透露,其团队制作一期视频播客得花两周时间,对比下,音频内容只需要两天制作时间。这意味着,视频播客在内容创作上,面临着更高的成本和更高难度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