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经济学人》封面:如果3万亿美元人工智能投资出错了呢?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李娜 邸钞 时间:2025-09-12 16:05:32

What if the $3trn AI investment boom goes wrong?

即便该技术能充分发挥潜力,仍有大批投资者会血本无归

2025年9月11日

这波投资热潮已跻身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热潮之列。今年,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将投入近4000亿美元,用于搭建运行人工智能(AI)模型所需的基础设施。全球领先的AI模型研发公司OpenAI与Anthropic,每几个月就能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两家公司的估值总和已接近5000亿美元。分析师预计,到2028年底,全球在数据中心上的投入总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

这些投资规模庞大,因此有必要追问:投资回报期来临时,会出现何种局面?即便AI技术能成功落地,仍会有大批投资者血本无归;若技术未能达标,经济与金融领域将迅速陷入剧烈阵痛。

投资者总会涌向前景向好的技术领域,但此次AI投资热潮的狂热程度,远超以往诸多投资热潮。支持者称,通用人工智能(AGI)——即在多数认知任务上表现优于普通人类的AI模型——可能在几年内问世。首个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公司,或将收获难以想象的回报。投资者与创新者深知,自己押注的模型未必是最终赢家,但如果投资时畏首畏尾、节奏缓慢,本质上与不投资并无区别。

因此,一场激烈的投资竞赛已然展开:大型科技公司不惜重金,购置搭建超大规模AI模型所需的算力资源。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外部参与者”也被卷入其中,从房地产开发商到发电企业皆在此列。甲骨文(Oracle)是最新加入这场热潮的企业——9月10日,甲骨文发布了其AI相关云业务的雄心勃勃的业绩预测,公司市值随之飙升,其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一度短暂成为全球首富。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众多投资者都将面临亏损。正如我们在7月的报道中所提及,在最乐观的场景下,通用人工智能将如期问世,并开启一个经济年增长率或达20%的全新时代。届时,部分股东会收获天文数字般的回报,但更多投资者则将面临巨额亏损。

然而,我们同样需要考虑更“平淡”的可能性:AI技术的发展轨迹或许会超出投资者的预期。例如,19世纪美国的电力行业中,交流电(AC)最终取代直流电(DC)成为主流后,主营直流电的企业迅速黯然失色,被迫进行合并重组。如今,投资者普遍认为,能运行超大规模AI模型的企业最有可能成为AI领域的赢家。但正如我们本周的报道所指出的,早期采用AI技术的企业正逐渐转向小型语言模型——这一趋势或许意味着,市场对算力的实际需求可能远低于预期。

此外,AI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之路,也可能比投资者预想的更漫长、更坎坷,这将为当前AI领域的“落后者”提供逆袭机会。技术层面的小故障、电力供应难以快速跟进、企业管理层的惰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AI技术的应用速度远不及最初的乐观预期。当投资者下调对AI相关业务收入的预期时,许多投资者和债权人可能会不再愿意支持巨额投资。届时,资金流入将放缓,部分在亏损压力下苦苦支撑的初创企业可能会彻底倒闭。

若AI投资陷入这样的“寒冬”,局面将是怎样的?首先,如今大量的投入可能会被证明毫无价值。19世纪英国“铁路狂热”过后,留下了铁轨、隧道与桥梁,其中大部分至今仍在为旅客服务;互联网泡沫时期搭建的光纤网络,如今仍在传输数据。但AI热潮留下的“遗产”或许难以如此持久:尽管数据中心的建筑外壳和新增发电产能可能找到其他用途,但在当前巨额资本支出中,超半数资金用于购置服务器和专用芯片——而这些设备短短几年内就会被淘汰。

好消息是,如今的金融体系或许有能力承受这一冲击。历史上某些技术泡沫破裂的后果极为惨烈:19世纪60年代英国铁路泡沫破灭后,银行背负巨额亏损,最终引发信贷危机。但目前,数据中心领域的投资,很大一部分来自大型科技公司充裕的利润储备。

尽管Meta等公司正通过举债为最新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但其高盈利的业务板块和稳健的资产负债表,使其具备支撑这场技术投资热潮的能力。私人市场基金是最积极提供信贷的主体之一,这类基金的资金通常来自富裕人群和机构投资者,而非普通储户。AI初创企业的投资方,往往是资金雄厚的风险投资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这些机构有能力承受亏损。

然而,风险点仍可能出现。AI投资热潮蔓延范围越广,融资结构的风险就可能越高,陷入债务困境的企业也可能越多。电力企业迫切希望加大投资,以满足AI行业的电力需求——而一家负债累累的电力公司,很容易因过度扩张而陷入危机。

美国经济也将因此遭受沉重打击。据一项估算,过去一年美国GDP增长的40%来自AI热潮——对于一个仅占总产出几个百分点的行业而言,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若AI投资项目缩减规模或彻底搁置,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将减少,相关岗位也会随之减少,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阵痛。

警惕“烧钱”风险

更糟糕的是,股市下跌可能会导致资产持有者缩减开支。由于AI相关企业的估值飙升,如今投资组合往往被少数几家科技公司主导。此外,与2000年相比,美国家庭对股市的敞口更大——若股价下跌,家庭信心和消费支出都可能受到冲击。最贫困的群体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因为他们通常很少持有股票。但过去一年,美国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恰恰来自富裕人群。一旦失去这一增长动力,再加上关税和高利率的双重压力,美国经济将进一步走弱。

AI投资热潮规模越大,若陷入“寒冬”,引发的连锁反应就可能越严重。如果AI技术最终实现了人们对它的过高期望,人类历史将翻开新的篇章。但无论如何,这场对AI技术的狂热追逐,也必将载入史册。■

标签: 技术 企业 投资者 热潮 模型 公司 美国 基金 泡沫 经济 数据中心 能力 世纪 领域 普通 人工智能 全球 市场 节奏 部分 资产 科技 所需 压力 双重 业务 危机 初创 家庭 铁路 算力 英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