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AI+医疗”需要数据投喂,你愿意共享你的病历数据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09-11 22:28:15

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9月11日下午,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2025(BOE IPC·2025)智慧医工峰会论坛以“医工融合 智创未来”为主题,围绕京东方健康的医工融合与创新,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医工融合的创新生态。



BOE(京东方)集团高级副总裁、智慧医工董事长兼CEO张涛发表大会主题演讲,他表示:科技进步推动医疗水平提升,随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健康医疗产业已迈入4.0智能时代,AI+医疗突破了传统的疾病治疗模式,加速医疗技术融合、医工产品创新和生态重构。

南都N视频记者在会议现场了解到,京东方这家从显示屏“起家”的企业,如今已进入“AI+医疗”的领域。京东方正积极推进数字医院智慧化体系建设,以打造“一个、数字化、可视化的京东方医院”为目标,构建了健康大数据平台,治理数据近50亿条。在此基础上,积极在智慧诊疗、智慧运营、智慧服务3个方向探索应用。目前,京东方在北京、合肥、成都、苏州等地建设运营了5家数字医院和1个医养融合社区,为500多万客户提供了从“预防、诊疗到康复”全周期的健康医疗服务。

同时,京东方打通从临床来到临床去的端到端创新体系,聚焦健康互联、分子检测、再生医学等方向,开放平台,共同推动医疗器械和药品创新转化及临床应用。通过协同创新,解决行业痛点问题,联合研发项目30多个,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参与发布国际/国家等行业标准8项,授权专利超千件、共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

不过,要想发展“AI+医疗”,需要海量高质量的数据作为“燃料”,这在多位与会嘉宾中达成共识。北京数字健康研究会会长、原国家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于德志指出了当前医疗数据价值释放的堵点。

在数据包孤岛问题方面,当前医疗数据面临数据孤岛林立的困境,各医疗机构数据标准不一、接口封闭,导致信息无法有效流通与整合,形成信息割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数据的高效利用与共享。

在隐私与权属难题方面,隐私隐忧与权属模糊相互叠加,使得医疗数据共享面临重重阻碍。数据共享过程中隐私保护难度大,且数据权属界定不明,导致各方在共享时顾虑重重,举步维艰。

另外,海量医疗数据处于沉睡状态,利用率极低。同时,缺乏有效的量化模型来挖掘数据价值,导致数据价值无法显性化。

因此,于德志建议,让一部分数据先跑起来,在真实应用场景中不断迭代技术与制度。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据流通范式,逐步完善医疗数据管理体系,推动行业与产业整体进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