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小熊电器突围记:当“萌系”家电遇上残酷现实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刘敏 向前科技 时间:2025-09-11 21:57:27
财报光鲜背后,这只“小熊”的转型之路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加崎岖艰难,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诠释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

向前科技

财报光鲜背后,这只小熊的转型之路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加崎岖艰难,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诠释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

小家电市场的寒冬里,小熊电器意外地交出了一份喜人答卷。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8.94%,净利润增长27.32%,在一片惨淡的家电板块中格外显眼。

这数据放在当下,堪称行业异类。

但戏剧性的是,业绩飘红的同时,资本市场却摆出了一张冷脸。截至2025年9月,小熊电器的动态市盈率徘徊在行业低位,与业绩增速严重背离。这不得不让人疑惑:表面风光的小熊电器,究竟藏着怎样的隐忧?投资者们似乎在用脚投票,表达着某种不信任。

业绩逆势增长,萌家电难掩盈利隐忧

表面看来,小熊电器的财报堪称漂亮。在苏泊尔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九阳净利润暴跌的对比下,这家靠着萌系设计走红的企业,实现了逆势增长,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可以说是相当喜人了。

这两年小熊电器的业绩犹如过山车般,2025年上半年,营收 25.35 亿元,同比增长 18.94%;归母净利润 2.05 亿元,同比大涨 27.32%。业绩与 2024 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 35.37% 的惨淡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数据在如今低迷的消费环境中,堪称亮眼,让不少行业观察者直呼没想到。

深入剖析后发现,小熊的增长主要靠两条腿走路:母婴产品和海外市场,这两个板块的表现真是绝绝子。

2025年上半年,母婴小家电营收同比增长40.54%,成为了业绩扛把子。公司精准把握住年轻家庭对于科学喂养的焦虑情绪,推出了小熊喂养台这样的创新产品,通过消毒泡奶一体机与无水暖摇奶器的组合,解决了喂养流程中的一堆麻烦事。

这个创意在向前科技看来,完全可以打个满分。毕竟笔者本人,刚刚荣升奶爸不久,奶爸的痛还是小熊最懂,哈哈。。

海外市场表现更加抢眼。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营收同比增长138.84%,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16%。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许多专业出口型小家电企业,可以说是相当顶了。

但靓丽营收的背后,盈利能力却暗藏隐忧。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9亿元,同比下降35.4%。毛利率和净利率双双下滑,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至35.29%,净利率同比下降3.02个百分点至6.43%。

虽然2025年的业绩有所反弹,但2025 年上半年,厨房小家电行业在国补政策刺激下整体零售额同比上涨 9.3%,所以亮眼的业绩又有几分依靠政策红利取得的,需要我们仔细盘算下。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业绩增长却难以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投资者要的是利润,而不仅仅是营收规模,这个道理懂的都懂。

小家电内卷加剧,小熊的萌系打法能否持续?

小家电赛道已经卷成红海。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厨房小家电零售量下降1.2%,但零售额却增长9.3%,均价同比提升10.6%。这组量降价升的数据揭示了行业真相:价格战已经过时,价值战才是未来,这个趋势很明显了。

面对如此市场环境,同行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九阳股份选择全面缩减开支,销售、管理、研发费用齐降。

而小熊电器却反其道而行之,2025年上半年将研发投入提升至1.06亿元,同比增长14.4%,这个操作也是挺拼的。

小熊的护城河,主要建立在专利壁垒和产品创新速度上。90多个产品品类、1000多款型号产品、3900多项专利这些数字看起来很美,但在美的、九阳这些巨头面前,能扛多久还真不好说。

说实话,小熊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度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准。2025年的消费者调研显示,66%的人愿意为更方便的产品多花钱这趋势,正好撞在小熊的设计理念上。

然而,小熊电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小熊产品质量的投诉高达2000余条,涉及产品设计缺陷、售后服务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有消费者投诉称:购买的小熊电煮锅使用不到三个月就出现故障,售后维修需要自付运费且流程繁琐这用户体验,真是够扎心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同期美的集团的小家电业务营收是小熊的10倍以上,而九阳、苏泊尔等传统品牌也在加速产品创新。巨头的触角正在伸向小熊的腹地,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生存空间被越压越小。

数智转型的阵痛,萌系品牌的高端化困境

小熊电器深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补齐制造短板。公司已建立起5大智能制造基地,构建约2000平方米的专业测试评价中心,设立十几个专业实验室从质量到安全到降噪,每个环节都想把控住。

近几年,小熊还启动了321数字化系统升级工程,将数字化技术全面赋能到业务运营、智能制造,强化全流程的数智化管控。

向前科技认为,在理性消费时代,只有这种强大的智能制造与品质把控能力,才能真正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高端转型是小熊的另一个重要战略。公司推出的3.0版叠叠锅,一锅集成六种锅具功能,升级2200W大功率和分区独立精准控温,并以IPX7级防水专利降低锅体清洗难度。

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也提高了产品溢价能力,这个创新点抓得挺准。

然而,长期形成的性价比品牌形象成为高端化转型的最大障碍。大家能接受一只可爱的小熊,但无法接受它卖得比美的高端线还贵。这种品牌认知的转变需要时间,而资本市场最缺的恰恰就是耐心,这个困境真的很难破。

更关键的是,小熊在高端技术积累方面与国际顶尖品牌仍有明显差距。

虽然专利申请数量不少,但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仍有待加强。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小熊的产品创新更多集中在应用层面,而非核心技术突破,这限制了其高端化转型的天花板,这个评价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了。

小熊电器的实践表明:把品质追求落到用户体验上是没错,但这条路真的不好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从性价比到品价比的转变,每一步都会伴随着阵痛。

写到最后:破局与突围

财报数字背后的转型阵痛,只有身处其中者才能体会。从网红到长红的蜕变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

品牌高端化不是简单的提价,而是整个价值链的重塑。小熊电器面临着研发、制造、渠道、营销全方位的挑战。即使是最乐观的分析师也承认,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5年时间,这个时间成本真的不小。

小家电行业的竞争正在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化作战。小熊能不能在巨头夹击下守住阵地,就看能不能快速补上研发和品牌的短板这场赛跑,已经进入最关键的冲刺阶段。

现在的小熊,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每一次尝试都可能踩坑,每一次创新都可能碰壁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忐忑,恐怕只有创业者自己最懂。

对于这家以萌出道的小家电企业而言,未来的竞争不再只是比谁更可爱,而是比谁更专业、更可靠、更值得信赖。这条路不好走,但却是通向未来的唯一途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