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百济神州暴跌背后,美中药企决战倒计时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云飞 深蓝财经 时间:2025-09-11 20:35:09

来源丨北美商业见闻

特朗普最新的一个行政命令,令中国创新药企受到冲击!

周三,《纽约时报》爆料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计划对中国药品(尤其是实验性药物)实施严格限制。这一政策旨在遏制中国生物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可能引发美国制药业“地震”。


受此消息影响,美股开盘后,创新药中概股百济神州(ONC)从近4年的新高处跳水,收盘大跌10.59%,报313.93美元/股,总市值较前一日缩水44亿美元。不过,百济神州年内涨幅仍然近70%。

另一只创新药概念的中概股再鼎医药(ZLAB)更惨一些,开盘直接暴跌超过14%创下近5个月新低,收盘同样大跌9.81%,报28.4美元/股,总市值较前一日缩水近4亿美元,年内仅上涨8%。

访问以下网址,订阅最新新闻电邮:

https://nbwpress.com/subscribe.html

不过,国际医药巨头的股价受影响不大,辉瑞(PFE)、阿斯利康(AZN)、葛兰素史克(GSK)、再生元制药(REGN)均微跌收盘。

受美股下挫影响,周四开盘的中国股市中,创新药板块普遍出现大跌,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百济神州A股一度大跌近12%,之后产生反弹。

1

五方面限制中国药企

这份行政命令具体是什么内容,会对创新药中概股的股价造成如此大的打击呢?

据《纽约时报》获得的行政命令草案显示,特朗普政府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议提高美国对几种据信在中国大量生产的药物的产量,包括抗生素和对乙酰氨基酚。

二、提议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考虑美国制造的药品,并为将生产转移到美国的公司提供税收抵免。


三、阻止美国制药公司获得中国实验药物的许可,其中许多药物针对的是癌症、心脏病、肥胖症和克罗恩病。

四、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美国制药公司从中国开发商手中收购实验药物权利的交易进行“强制审查”。

五、要求FDA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和提高监管费用,以阻止使用来自中国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

总的来看,这与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对待美国和中国相竞争的产业态度一致:一方面“美国优先”,另一方面以国家安全为由用各种方式对中国产品进行限制。

2

距离“主动整改”仅余两周

实际上,特朗普政府此举也是在意料之中,也是其“关税大棒”的一部分。

早在2月初,特朗普就表示,美国即将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同时将对制药商施压以降低药品价格。

7月下旬,白宫致函17家最大的制药商,要求它们在9月29日之前自愿采取措施,采用“最惠国”(most favoured nation)定价政策,否则将面临“我们所有武器,以保护美国家庭免受持续滥用药品定价行为的侵害”。

所谓“最惠国”定价政策,是指即制造商在美国销售相关产品(此处指处方药)的价格与该制造商向其他国家提供的最低价格挂钩。


在此压力之下,阿斯利康迅速作出反应,在7月底宣布了一项500亿美元的投资,并表示很快将能够在美国国内生产几乎所有在美国上市的药品。该公司CEO表示:“有几种产品并非在美国生产,但我们正在迅速将供应转移到美国,因为我们拥有产能。”

其他 大型制药公司也有类似的计划。

到了8月初, 特朗普再次表示:“我们最初将对药品征收少量关税。但一年后——最多一年半——关税将升至150%,然后再升至250%,因为我们希望药品在我们国家生产。”

如今,距离“最惠国”定价政策最后的截止还有两周多一点的时间时,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命令已经逐渐成型,留给各大药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3

背后两大对立阵营现身

特朗普政府对医药行业的这一政策,引来了来自两大对立阵营的不同态度。

一方面,当然是受影响最大的国际大型制药商。

出于压低成本的考虑,辉瑞和阿斯利康等大型制药公司越来越多地抢购中国药品的专利,包括针对癌症到克罗恩病等多种疾病的药物,从而绕开规模较小、采购成本也较高的美国本土生物医药公司。包括辉瑞、葛兰素史克和再生元制药在内的众多公司都购买了中国自主研发药品的专利。

这些大型制药公司警告称,由于中国在关键医疗治疗药物生产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特朗普政府的限制措施可能会让美国患者获得救命的机会受限,以及常见药物的仿制药也会更难以获得,最终会导致药品成本上涨,终端价格上升。

而另一方面,与特朗普总统关系密切的知名投资者和高管,则敦促打击他们认为中国对美国生物技术构成“生存威胁”的药品,因为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崛起威胁着美国的创新药市场。

这些投资大佬包括:亿万富翁彼得·泰尔、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科赫家族以及贾里德·库什纳投资公司的合伙人。


据报道,这些主张限制措施的大佬大多持有美国生物科技公司的股份,而这些美国的生物科技公司已经被中国生产的药品和提供的专利逼到角落,并陷入困境。投资大佬们的一番操作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钱包。

其中,据公开报道, 彼得·泰尔数十年来向长寿科学领域投入巨资,涉及多家初创企业; 2013年,谷歌创始人 谢尔盖·布林和 拉里·佩奇推动谷歌成立了抗衰老公司Calico,以 “解决死亡问题” ;2012年,美国“驸马爷”贾里德·库什纳创立了一家健康保险公司Oscar Health,为个人和小型团体提供平价医保。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美国这些 投资生物技术的大佬们可能占了上风。 就在上周,白宫还在分发该行政命令草案的各个版本,并征求美国生物技术投资者的反馈意见。

4

业内:或适得其反

对于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政策草案,Leerink Partners分析师David Risinger认为不会对美国生物科技股产生正面影响。

Risinger在一份客户报告中表示,限制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在中国获得许可或收购资产可能会适得其反。

他说:“总部位于其他国家的制药公司可以利用这一空白,最终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实现新药商业化。限制中国获得低成本、快速研发的药物,可能会阻碍美国生物制药药物的研发和产品线的增强。”

相反,他认为“美国政府的积极行动”应该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生物制药行业。这些行动可能包括降低美国监管负担、提供财政激励措施以及支持美国科学家和公司“开展突破性研究”。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数量达456笔,同比增长32%;首付款总额达118亿美元,同比激增136%;交易总金额高达1304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涉及中国的交易贡献了近50%的总金额和超过30%的交易数量。

5

两只中概股拥有广泛的海外业务

资料显示,百济神州成立于2018年6月,总部在北京,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John V. Oyler)现年57岁,出生于美国宾州,最新福布斯数据显示其身家18亿美元。2007年,他以4.49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于1997年创立的消费者电信研究公司Telephia出售给了尼尔森公司。2010年,他又将2005年创立的药物研发外包公司BioDuro以77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PPD Inc.。

2016年,百济神州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8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21年登陆科创板。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在上交所、纳斯达克、港交所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目前,百济神州的业务遍及6大洲,全球办事处达45个,在45个国家和地区计划或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有170多项在全球范围内启动的临床试验,美国和欧盟地区员工数量快速增长。

再鼎医药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研发、生产与商业化的生物制药企业。

再鼎医药201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20年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首家在港二次上市的纳斯达克生物医药企业。

2018年,再鼎医药设立美国旧金山总部以拓展全球布局。

识别下方二维码
精准掌握北美商业动态
北京时间22点准时投递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