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今天开幕。本届大会以“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为全球科技、金融和产业界搭建起一个开放对话平台,并展现AI时代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在开幕主论坛上,全球顶尖学者、产业界人士、青年创业者和科学家等,围绕“AI+”的无限可能,共同探索智能时代的创新路径与商业论坛。
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阶段是什么?主论坛上,2024年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通过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他认为,人类数据红利已接近极限,人工智能正在进入已持续学习为核心的“经验时代”,潜力将远超以往。
谈及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认为,开放资源是推动行业往前走的关键,而太空是人类最大的资源。
今年5月,之江实验室将12颗卫星组成的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送上了天,这个名为“三体计算星座”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总算力可达每秒百亿亿次运算。
王坚说,只有把AI和算力送入太空,人类才有可能真正的走出地球。“人类去火星的路上是不能没有计算和AI的陪伴,这就是下面10年甚至20年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在圆桌论坛环节,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则调侃,最后悔的事是当初没有多关注AI领域,他认为,现在整个行业仍处于荒漠阶段,顶多是在荒漠里冒出几棵小草,而真正的大规模爆发还在前夜。在这个人人皆可AI的时代,年轻创新者应把握机会。
今年的外滩大会还设置了10000平方米科技展览、5000平方米科技集市,吸引了近200家企业参展,超过30项科技新品亮相,各类机器人唱起主角。随着产业的爆发式发展,AI和机器人应用正在不断深入日常的生活。
这款机器人,在皮肤、眼睛、头发等细节上像极了人类,32个面部与颈部执行器,能驱动50多种微表情。它还有一个聪明的大脑,能迅速做语音交互。
在医疗健康区,这款“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颇受关注,它的步态机械腿带动站立或行走。目前,上海已有14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这款设备,用于病人在早期康复阶段,做高强度,重复性的训练。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所有的数据都可以上传到科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机器人就会智能地推荐方案和调整训练方案,减轻人工的压力。
这款机器人正在做“职业技能展示”。它具备灵敏的力觉感知和精准的力控能力,甚至能在鸡蛋蛋壳表面雕出各种图案。这种自适应响应能力,是未来机器人的一个发展方向。尤其在目前的工业制造领域,这样的机器人可以做手眼配合的操作,从而完成综合性更高、更复杂的任务。
今年的外滩大会还联合张江机器人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四大机器人展团,首次设立“机器人小镇”,汇聚了智元、开普勒等国内外40多家具身智能企业,集中展出100多款机器人产品。
外滩大会运营负责人王荣说,很多科学家和年轻的创新者一起努力,一步步将前沿科技转化为成果,外滩大会要做的就是把舞台交给他们,让他们把未来生活的想象和实现技术带给大家,回答“技术如何重塑我们”之问。
看看新闻记者: 邱旭黎 邢颖 夏寅飞 王思远
编辑: 张蕴昆
责编: 周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