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创业最前线 星空
在全球化浪潮中,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音控股)曾以非洲手机之王的姿态书写中国企业出海的商业传奇。
最近,传音控股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却透露出隐忧。当前,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手机主业增长失速、同行业对手的强力竞争、专利纠纷再起、新兴业务也可能遭遇基础设施瓶颈等等。
接下来,传音控股将如何破局?
1、中期业绩滑坡:手机行业的围城之困
2006年成立的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已经深耕了近20年时间。2017年,传音控股在非洲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三星公司,成为非洲手机之王。
据IDC的数据统计,2019年,传音控股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占率为36.9%,从2020年起,该公司的智能机市占率首次站上40%,并且从2020年到2024年已经连续5年时间超过40%,排名非洲第一。
不过,据Canalys的行业报告显示,从2023年Q1到2025年Q2,传音控股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一定的起伏。
尤其是202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为47%,虽然仍是非洲市场第一名,但市占率同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
(图 / 调研机构Canalys)
今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了3.9%,未来中国手机品牌也可能会加速出海,而非洲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也是诸多手机品牌的必争之地。
据Canalys的调研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在非洲市场的份额已经连续9个季度实现增长。
雷军在2024年就曾表态要继续加大对非洲市场的投入,今年8月份,小米也曾任命多位非洲市场高管,未来小米在非洲市场很有可能会对传音控股形成强力竞争。
而传音控股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也并不乐观。
财报显示,传音控股上半年的营收为290.77亿元,同比下降了15.86%,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2.13亿元,同比下降了57.48%。归母扣非净利润为8.97亿元,同比下降63.04%。这也是该公司从2019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腰斩的情况。
(图 / 传音控股2025年上半年财报)
当然,两家公司的研发投入体量也相差巨大,华为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为179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0.8%。而传音控股2024年的研发投入为25.17亿元,占公司全年收入的比例仅为3.66%。
不过,传音控股也在持续增加其研发投入的规模,2024年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比增长了11.55%,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为13.62亿元,同比增长15.12%,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的比例提升至4.69%。
客观来看,传音控股今年突遭多家公司起诉专利侵权,也体现出该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这些专利诉讼的出现,或给传音控股的经营和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若未来判决不利,传音控股也可能面临三重打击,包括巨额赔偿金、产品面临禁售以及品牌形象受损。
与科技巨头达成专利和解,是传音控股的选择之一,当然,这种选择也可能会让传音控股付出一定的资金代价。
未来,传音控股仍需要继续提升其技术实力,在知识产权领域获得更多储备,才有可能避免如此被动的局面。
3、跨界两轮电动车:非洲电力困局下的豪赌
当主营的智能手机业务面临挑战,传音控股将目光投向了非洲的两轮电动车市场,试图通过跨界布局为公司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传音控股已经在公司内部成立了出行事业部,且传音控股也在招聘平台上开始招募出行相关的工作岗位。
当时,有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传音控股早在3年前就已经布局了两轮电动车业务。
不过,在传音控股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中,均未曾提到公司对于两轮电动车领域的直接布局,在财务数据上也未体现对两轮电动车业务的投入以及该业务对营收的贡献情况。
但从2024年财报开始,该公司在披露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情况时,显示其中一个名为NEWTRAILS CAPITAL,L.P的私募基金,投资了一个电动两轮车行业的标的,而该基金的投资目的是产业协同。
(图 / 传音控股官网)
从长远来看,传音的跨界布局既是对手机业务增长瓶颈的应对,也是对非洲市场生态的深度绑定,该公司若能通过手机+电动车+充电/换电网络构建本地化生态,或许能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但短期内,非洲市场电力基础设施的短板、两轮电动车市场仍需要培育,都让这场豪赌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传音而言,如何将手机业务的本地化经验复制到两轮电动车领域,同时加快公司技术专利布局以应对全球化挑战,将是决定其未来能否重传佳音的关键。
*注:文中题图来自传音控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