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近两年来,白酒行业整体惨淡,怀揣“对标茅台”梦的珍酒李渡也不例外。
近日,珍酒李渡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取得营收近25亿元,同比下滑39.6%;毛利14.7亿元,同比下滑39.3%;归母净利5.75亿元,同比下滑23.5%。
该期内,珍酒李渡实现经营净现金流-3.22亿元,较去年同期净现金流5.75亿元同比暴降了156.1%。不过,其账上银行及手头现金虽比去年底减少近10亿元,但尚有52.87亿元,而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6.3亿元,无明显资金压力。
在今年6月的《新财富》500创富榜上,珍酒李渡掌舵人吴向东以188.9亿元身家成为“贵州首富”。2年前,吴向东将珍酒李渡成功在香港IPO上市。
今年上半年,珍酒李渡旗下作为旗舰产品、主要收入支柱的珍酒,贡献了总营收约59.7%,即14.92亿元,同比明显下滑44.8%。
珍酒李渡旗下定位次高端及以上的李渡产品,作为第二收入增长引擎,今年上半年贡献营收6.11亿元,不同于以往同比持续增长,这次罕见同比下滑,占营收的24.5%,平均吨价较珍酒降幅也较大。
此外,湘窖今年上半年营收2.77亿元,同比跌幅也较大,占营收比重的11.1%,开口笑营收0.81亿元,同比大幅“腰斩”了,只占营收的3.2%。
上述4款产品系全线下滑承压,成为珍酒李渡上市以来交出的最差半年报。
从价格带来看,珍酒李渡高端段产品营收占比同比下滑近5成至5.75亿元,次高端段产品营收同比下滑4成至约9.82亿元,中端及以下价格段产品同比跌幅3成至9.4亿元。
依此看,珍酒李渡的高端产品收入下滑幅度最大且占比持续下降,核心支撑还得看次高端和中端及以下价格带产品发力。
珍酒作为珍酒李渡的旗舰产品,定位于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的品质酱香白酒,旗下包括高端酒珍五十系列、2014真实年份酒、宴席版珍十系列。
今年6月,珍酒李渡高调推出定价888元的战略大单品——“大珍·珍酒”2020真实年份酒,想卡在1100元的“珍十五”与1800元-2200元的“珍三十”之间形成价格协同,增强珍酒全面的产品矩阵。
为此,珍酒李渡推出了“万商联盟模式”,要求其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具有强大团购销售能力而无需涉及传统分销商,降低跨区域窜货、价格扰乱、渠道压货风险,还称可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渠道利润空间。
珍酒李渡强调说,大珍作为战略性产品,结合万商联盟模式,将成为珍酒的第三增长曲线。
从京东电商珍酒自营旗舰店看,收藏版的“珍十五”53°500ml经补贴后才卖369元,普通版6瓶卖1860元,折合单瓶310元,而“珍三十”收藏版也只卖828元,普通版售价可杀到800元,已呈现较明显的“价格倒挂”。
另据显示,“大珍·珍酒”2020真实年份光瓶酒针对中秋送礼6瓶售价3900元,折合每瓶650元,而单瓶版售价仍是888元,需要预约。很显然,定位低于“珍十五”但因刚上市2个多月售价高于“珍十五”的大珍,短期内会很尬尴。
目前,珍酒李渡旗下李渡品牌也定位于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但属于兼香型白酒,包括李渡1308、李渡高粱1955、李渡高粱1975,去年初曾升级推出了第二代李渡高粱1955与李渡高粱1975。
今年上半年,珍酒李渡还推出了李渡高粱1965,进一步扩充了李渡高粱系列,而作为李渡中端系列的“李渡王”也推出了面向宴席市场的水晶蓝和满堂红。
截至今年6月底,珍酒李渡存货余额约80.17亿元,较去年底增加了5亿元,增量主要来自在制品及半成品,即达到了68.68亿元,而产成品7.7亿元,较去年底略有下降,可见其去库存表现还不错。
针对今年下半场,珍酒李渡提出了三大战略方针:
一,6月全新推出珍酒旗舰产品“大珍”,下半年有望发力;
二,强化现有旗舰产品并实施系统的销售政策,深化核心区域市占率,加快渠道周转并稳定经销渠道价格体系;
三,扩大中端及次高端价位带产品对生日、婚宴等新消费场景的增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