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SaaS赛道最激烈的资本局,终于摊牌了。
作者 | 笔锋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私域SaaS赛道最激烈的资本局,终于摊牌了。
当微信月活突破14亿,一个新的赛道正在改写商业规则。近日,港交所再次被一家创业公司刷屏。它的创始人是85后中科大学霸,曾为腾讯技术骨干,却选择离开稳定高薪岗位,投身一条看似小众的赛道——从卖课工具起家,到如今布局整个私域SaaS市场。
它既不是互联网大厂的分拆上市,也不是传统教育巨头的二次资本化,而是一家从“卖课”起家、靠做内容工具崛起的85后创业公司——小鹅通。如今,创业不到十年,却已年赚5亿元,它的背后,不仅有腾讯资本,也有IDG、高瓴等顶级机构加持。
从小小的在线课堂工具,到如今私域SaaS赛道的明星企业,85后创始人鲍春健,正试图用一次IPO,把过去几年积累的市场话语权彻底兑现,带领小鹅通成为“港股私域第一股”。
一
“腾讯大神”跨界创业,绝处逢生遇贵人。
小鹅通的故事,始于私域赛道爆发前的黎明。鲍春健,这位2006年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技术大牛”,在腾讯工作9年,从T4专家工程师一路成长,却在创业初期栽了跟头。
2015年,第一个创业项目“工作帮”,刚起步就遭遇现实暴击,仅运营7个月,就耗尽了500万创业资金,以失败告终。没钱的日子,团队靠接外包续命。大半年里,他们做了数个五花八门的APP,包括二手车平台、连锁酒店清洁系统等,勉强维持运转。也是这段日子,让鲍春健摸清了一个真相,创业不是拍脑袋就能成,没有落地的产品,再热的风口也跟你没关系。
直到2016年,在投资人贾伟的引荐下,财经作家吴晓波找到他们,希望重构的音频付费与会员系统。腾讯T4的技术实力很快显现,他们只用一个半月就交出了完整的音频付费+会员管理系统,帮吴晓波频道快速打开局面。
这次合作让鲍春健突然醒悟,外包永远做不出价值,不如把这套技术做成标准化产品。2016年底,小鹅通正式诞生,这个最初为知识博主服务的工具,迅速从单一知识付费场景扩展到企业私域运营全链路。
资本很快闻风而至,小鹅通累计完成6轮融资,总金额超12亿元,腾讯、高瓴、IDG等明星机构先后押注。其中腾讯两次入股,最终持股16.82%,成为最大外部股东;而鲍春健通过控股平台手握44.92%投票权,牢牢掌控公司方向。2024年,小鹅通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彻底甩掉了“外包团队”的标签。更关键的是,2024年小鹅通实现经调整净利润6631万元,成为SaaS赛道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
当传统电商困于流量成本飙升时,小鹅通踩中了企业最痛的神经,用SaaS工具把公域流量私有化,成为微信生态的“基建承包商”。
从腾讯T4专家到创业者,鲍春健用9年时间,带领小鹅通从外包团队成长为行业独角兽。
二
小鹅通能快速崛起,离不开与腾讯的深度绑定。
腾讯不仅是小鹅通最大的外部股东,持有其16.82%的股份,更在供应链层面扮演着关键角色。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小鹅通向腾讯集团的关联实体采购云端资源的比例,分别高达47.6%、41.7%、39.2%及42.8%,这意味着小鹅通近一半的运营成本,与腾讯紧密相关。
这种依赖看似风险,却带来了中小服务商无法比拟的稳定性,让它能放心服务对系统要求高的连锁品牌和教育机构。当然,这种依赖并非单向,腾讯不只是供应商,还是客户。据悉,报告期内腾讯的若干关联实体,同时也向小鹅通采购SaaS解决方案,虽然金额不高,每年约16万元,但象征意义重大,相当于腾讯给市场递了张“信任卡”。
更关键的是,其核心高管也几乎都是“腾讯系”。创始人鲍春健,曾担任腾讯数据中心总监并跻身腾讯T4专家工程师行列;CTO王铁波曾担任腾讯基础架构团队成员;产研副总裁张云龙曾是腾讯计费平台部高级工程师;联合创始人王良虎和曾勇军,曾为腾讯T3高级研发工程师;联合创始人喻干里曾负责QQ空间产品开发。这种基因,让小鹅通能精准把握微信的流量逻辑和接口政策,这是竞争对手很难复制的优势。
这种绑定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2024年小鹅通促成的交易GMV突破百亿元,业务覆盖零售、健身、建筑等多个行业。从最初只做知识付费,到现在能提供电商、数字化营销、CRM全模块服务,小鹅通的成长轨迹,几乎就是中国私域经济从萌芽到壮大的缩影。
这种深度绑定,既带来了业务协同效应,也引发了市场对小鹅通独立性的关注。
三
迅猛扩张背后,隐忧也逐渐浮现。
虽然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2.9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2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2%,且2025年上半年营收提升至3.06亿元,但其业务高度依赖腾讯生态的局面,始终未能破解。
这不仅体现在腾讯既是小鹅通的最大外部股东,又是其最大供应商和客户,同时腾讯集团关联实体也是小鹅通的客户。这种生态依附,虽然带来了短期红利,但也可能限制其在其他平台,如抖音、快手的扩展能力,并使其业务发展受制于腾讯生态政策的任何变化。
因此,小鹅通与腾讯的关系已演变为一种“战略依赖”与“生态共生”并存的复杂格局,这种格局,既为其提供了快速成长的沃土,也可能成为其未来独立发展与资本市场估值的一个关键变量。
与此同时,小鹅通虽号称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已实现6631万元,但其流动资产净额长期为负,现金流压力不容忽视。截至2025年6月底,流动负债高达24.18亿元,流动资产却只有5.8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仅1.33亿元。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三年已累计亏损近9200万元。
比财务风险更棘手的是合规问题。2024年,小鹅通直播流量费收入突破1亿元,业务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但其生态内暗藏的合规问题却日益凸显。平台上保健品、健康领域商户存在的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问题,已经让它在2023年因“未尽到平台义务”被处罚,暴露出其在平台生态治理方面的不足。
另外,市场竞争也在加剧。小鹅通面对的不再是小公司,而是微乐播、倍效直播、微赞等垂直玩家,它们要么在直播等领域更专业,要么价格更低。未来,虽然私域赛道增长空间巨大,但蛋糕大了抢的人也多。
换句话说,小鹅通的IPO,本质上是中国私域SaaS行业的一次大考。它证明了这个赛道的潜力,只要踩对节奏,外包团队也能长成年收5亿的独角兽,但也暴露了行业通病,合规难、盈利慢、依赖生态。
对于鲍春健来说,从腾讯T4到冲刺IPO,10年创业路跌宕起伏。他躲过了“互利网泡沫”,抓住了知识付费风口,靠腾讯生态站稳脚跟,但现在要面对资本市场的挑剔眼光。而对于整个行业,小鹅通的IPO不是终点而是开始。如果成功,会给更多私域SaaS公司信心。如果失败,也会让行业反思如何平衡增长与风险。
私域运营的核心是“客户资产”,而公司的核心资产是抗风险能力。小鹅通有腾讯背书、5亿营收,但还需要证明能摆脱“腾讯系”标签,成为真正独立的SaaS巨头。毕竟资本市场的掌声终会过去,只有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公司,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