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10 日消息,近日,一个欧洲联合团队在研发柔性、低成本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隶属于“PEARL 联合项目”,目前已在柔性可弯曲基底上实现超过 21% 的转化效率,距离 25% 的目标效率更近一步。
据IT之家了解,为量产柔性薄膜产品,该联合团队采用了卷对卷(R2R)制造技术。芬兰技术研究中心(VTT)PEARL 项目协调员丽卡・苏霍宁博士表示:“我们的柔性钙钛矿电池已在可弯曲基底上实现超 21% 的效率,同时也验证了可规模化的卷对卷生产工艺。这些成果让我们离 25% 的效率目标触手可及,为低成本、高性能太阳能组件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 无论是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还是物联网设备,未来都有望用上这类组件。”
据 PEARL 联合项目官网介绍,其核心目标是研发具有工业可行性与环境友好性的碳电极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技术路线不仅致力于将电池效率提升至 25% 以上,还计划将生产成本降至 0.3 欧元 / Wp 以下,并将碳排放控制在 0.01 kg CO2eq / kWh 以内。
值得关注的是,采用碳电极设计大幅提升了电池稳定性,使其超过行业运行稳定性标准。近期,团队还通过研发新型保护性封装技术,进一步增强了柔性电池的耐用性 —— 在 85℃高温、85% 高湿度的极端湿热环境下,封装后的电池可保持稳定超过 2000 小时。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该技术路线通过使用碳电极、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底及绿色能源,已实现碳足迹降低超 50%。此外,联合团队还在开发生产废料回收工艺,计划从中提取铅、铯等有价值材料,助力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在后续阶段,PEARL 联合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卷对卷中试制造工艺,并针对户外应用测试更大尺寸的组件。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推动这类柔性太阳能电池走向市场化,应用场景涵盖建筑一体化光伏(BIPV)及物联网(IoT)设备。2025 年 9 月 22 日至 24 日,该团队将在西班牙毕尔巴鄂举办的欧洲光伏太阳能会议暨展览(EU PVSEC)上展示相关研究成果。